
也许是我笑着对那位挑着担子的妇女说:“做活路去啊!--我听不懂你的话。”(其实她也听不懂汉话,也是笑着叽咕了两句)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人,两个孩子出来看着我,女孩似乎显得有些不解:“哪来的外地人?”男孩就是男孩:“有外底人来啦!”哈哈! 另外一个屋里出来几个男孩,看来是在里面玩得正欢,听到伙伴的声音出来观看…… 我却尤其注意到门框边的这个孩子:过两天就是“六一”节了,他们知道吗?他们在意吗?他们能……我们“城里”的孩子们啊,你们知道还有好多这样的同龄人吗?你们…… 我知道自己不能为他们做什么,甚至因为语言不通,我连话都没有和他们说一句,就默默地离开。听到后面有人讲着我也听不懂的话,回头看,却看到两个孩子跟在我的后面、看见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后悔:为什么不卖些糖果在身上呢? 翻山下坡,听见有女人在讲话,原来是坎上人家的女主人在和“坎脚”一位正在挖土的女人“摆门子”。看见我走过了,坎上的女人对着我笑着讲了几句苗话,我意会是:“哥哥,你从哪点来?进屋喝杯水!”我指着自己的耳朵尽量清楚地笑着说:“我听不懂!”--不过从她的笑容里,我感到一些温暖,为她们! 我真的埋怨自己不会讲几句苗话,不能给她们至少是礼貌上的问候和深一点的交流,只得离开。拐个湾,看见两个小孩在做着我们四十年前的游戏:玩泥巴。 我喜欢这样的场景,拿相机对着他们,他们却被吸引,没有我第一眼看见的那样自然了…… 好在,“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竟然给我摆了这样一个姿势,我按下了快门。 |
15/22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号乡一个叫“平扒”的村寨是我向往的拍摄地方,源于一位摄友的一张漂亮村落照片。5月29日周末,是县民族刺绣公司的张女士去收购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