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人在旅途 >> 正文

紫云真行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安顺市管辖,县境东临长顺、罗甸两县。

  南与望谟县交界。

  西北与镇宁县接壤。

  北靠西秀区。

  全县辖2个街道、8个镇、2个乡。

  距省会贵阳市161千米。

  南北长76千米。

  东西长52千米。

  面积2284平方千米。

  人口37万余人。

  紫云县的“亚鲁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著名景点有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紫云县 历史上

  殷周时属鬼方辖地。

  战国属夜郎国。

  晋属夜郎郡。

  唐朝时期为降昆县。

  宋朝时为和武州。

  元朝时于今县境火花罗黎寨置和弘州。

  1377年,置康佐长官司,隶安顺州。

  1730年,于今县城置归化厅,置归化工理苗府,意指苗胞多(苗族)夷胞少(布依族)。故称归化理苗府。后因江汉同胞寓籍日众,名实不符,乃清光绪末年改称归化理民府,“归化”二字意指使苗夷胞“归顺”“造化”。

  1913年,改厅为县,因“归化”二字含意欠雅,遂以城西有紫云洞,改名为紫云县。

  1949-1955年,隶属安顺专区。

  1956-1957年,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1958-1960年,撤销紫云县,将县城北部化归长顺县,南部划归望谟县。

  1961年,恢复紫云县建置。

  1965年,改为自治县。

  1966年2月,建立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2012年,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辖5个镇,7个乡,223个村……

  紫云自治县青塘村位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邻村有毛坊村,庙前村,和丰村,毓秀钟灵,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板当镇青塘村临近青塘河,河水清澈见底,水流量大。然而,村里的低收入人数,却占全村的近二分之一……

  水资源丰富的青塘河并没有给青塘村的1436名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

  2018年12月6日到了青塘村,被百亩绿油油的菌草所吸引……

  我们步入村庄前的田坝田埂上,长势高达5米的菌草田中,传来阵阵鸡鸣声;……

  菌草田的另一边,鱼儿在塘内游得正欢,穿行其中,别有一番滋味……

  青塘村村支书杨朝胜说:

  “这块鱼塘里面不久前刚刚投放了脆肉皖品种鱼苗。”

  “每亩三四千元的纯利润,这比传统种植玉米、水稻要高出好多。”

  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不远处就是青塘河,引优质的河水入田入塘,为这里的菌草、鱼、鸡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村里的“组组通”公路又修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门口,这也解决了菌草、鱼、鸡的运输难题。

  有水、有路,看着这么优越的资源,为什么村里还有人如此贫困呢?

  在鱼塘务工的村民王大章

  今年69岁,他的几个孩子早已成家,但孩子的家庭收入也只能勉强糊口。他看着村里有这么好的水资源,也曾想过养鱼,但由于不懂技术、没有资金,他望而却步,也就只能闲在家里。

  水资源丰富,但养殖技术和资金限制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而农民固有的传统种植思想,让他们不敢创新种养方式,只能守着家里的几亩薄田瘦地,靠种植水稻、玉米维持生计……

  杨朝胜说:依靠板当镇政府和紫云自治县总工会引进的新农科技有限公司,号召村民以土地入股,整合扶贫资金,在村里搞起了生态循环农业,让村民跟着公司发展菌草产业。

  这样,既降低了农户单独投资的风险,又提高了每亩土地的收益。等到菌草有收益的时候,公司和农户按比例来分红,实现共同致富。当然,最终的目的是带动低收入农户加入进来。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紫云自治县总工会驻板当镇青塘村第一书记王洁说,依托村里优势资源,青塘村在和公司一起发展菌草产业的同时,还依靠当地政府和紫云自治县总工会,搞起了水产养殖和草下养生态鸡产业。

  王洁回忆起刚到村里时,就被青塘河优质水资源吸引,这也坚定了她要靠水资源带动青塘村致富的决心。

  “我们引进了以菌草为支撑的新农科技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项目,争取扶贫资金8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还邀请水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王洁说。

  如今,村庄前的这片荒田已变成了一块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从菌草种植、收割、加工,再到草料养鱼、草料养鸡等产业链已初见成效,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还带动村集体增收,还带动青塘村生态农业发展。

  目前,青塘村种植菌草达400余亩,已建成鱼塘30亩,投放脆肉皖品种鱼苗1.5吨,菌草下养殖生态鸡1万余只,生态鸡不仅吃食草料,还放养在菌草林中,觅食草丛昆虫和菌草叶,鸡粪肥田,为菌草长势提供肥料,年底就可销售……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户除拿到土地流转费,还可在产业园务工获得劳务薪酬等多重增收,整个产业已带动183户贫困户578名村民脱贫……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8-12-11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