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织金县少普乡喇叭河村,位于少普乡西面。
东与珠藏镇接壤。
西与后寨乡僻邻。
是著名的喇叭河风肉的主产区。1635人,面积1267.8亩,全为旱地……
行走于织金县城西南37公里的少普镇喇叭河,群山环抱,奇峰突兀,一条小河在丛山峻岭中蜿蜒流淌,喀斯特地质结构使得这里洞穴丛生,春夏秋冬凉风徐徐,……
根据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
当地秦姓农民使用无添加饲养的生猪猪肉,经过特殊办法酿制而成了人间美味-喇叭河风肉……
关于喇叭河风肉有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300多年前,有一年秦氏家族杀猪过年,把猪肉割成若干块,按习惯放盐腌制,用柴火熏成腊肉,由于取肉出缸时不留心,有一块腿肉浸泡在盐水中忘记取出,若干天后才发现,取出后就没有将其烘干,随意将其挂在木架草楼房内不显眼的地方。
到了端午,腊肉吃完,才看到这块已经风干了的肉不但没有腐烂,还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
一家人品尝后,都觉得比腊肉别具风味……
第二年杀猪,他们将腿肉用同样的方法炮制,通过蒸熟后食用,发现香味浓郁,遂取名秦氏风肉……
喇叭河风肉色皮黄亮,外形美观,剖开色泽鲜明,切成肉片后,肥肉晶莹剔透,瘦肉结实殷红,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与金华火腿及宣威火腿媲美……
喇叭河风肉不仅唯美独特,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元素,其制作工艺和流程是:
选料:选用符合卫生检验要求的新鲜猪大腿肉,作为加工原料。
切块:选好的猪大腿去掉污血、杂质,洗净。
腌制:将猪肉先洒上硝水、浸透,再加食盐,拌匀。待肉上的盐化后,放入盐卤中,浸渍20天左右起缸。
晾晒、浸渍:出缸的肉经5至6小时晾晒,略干后,放入加有各种调味品中的淡盐水中浸渍12小时。
晾晒、吊挂:用细麻绳将浸好的猪肉挂于通风处,利用自然风将其吹干。一般一周后即可食用……
喇叭河风肉之所以有名,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
气候干燥,风力充沛。
由于选用的肉材严格,制作过程复杂,因此产量极少,一直处于“一肉难求”的局面……
近年来,当地村民秦杰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农牧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风肉加工厂,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喇叭河风肉,也从此走进了普通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