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贵阳市区东北部。
东面与龙里县接壤。
南面和云岩区、南明区相接。
西面同白云区相交。
北面与开阳县、修文县毗邻。
面积为686平方千米。
乌当区是贵阳市城区组团之一,是贵州省首批经济强区(县)。
辖5个社区、6个镇和2个乡,19个居委会、76个行政村(农场)。
32万余人。
境内有贵阳御温泉、保利国际温泉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泉天下国际俱乐部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有香纸沟、相思河等省级风景名胜区......
乌当坝子: 是贵阳盆地东北方向的乌当区中心区域内,方圆几公里的另一块四面环山的盆地,曾是水东宋氏土司的领地,也是贵阳城区附近一片不可多得的粮食产区。可惜这几年已不种粮食,而是逐渐改种高楼了......
据《贵阳府志》和《贵州省志-地理志》记载:
此处原为武当领蛮夷长官司属地,乌当地名乃元代“武当”的音转。
但《贵阳市乌当区地名志》上却说:因为乌当坝子多雾, 从前称“雾荡”,今“乌当”乃是由“雾荡”音转。
不论真相是哪一种说法,乌当坝子地处在云贵高原的山间盆地,有时确有大雾会笼罩整块盆地,或许是自然现象的巧合吧......
以前去过麦穰村的来仙阁和九眼桥,前不久又去过了乌当坝子边缘的三江农场、洛湾村和云锦村,感觉还差乌当坝子中央东风镇附的古迹没去过,近日,来到东风镇龙井村和后所村,寻访乌当坝子和看看贵阳一中曾经办学过的地方......
到了乐湾国际大门,即已经消失了的地久村,原名叫“第九”,应属于乌当坝子中以数字编号的屯堡之一。
一眼就见到了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惜字塔,也叫做“字库”,就是古代文人用于焚化写过字的废纸的场所,字库第三层写着“过化存神”几个红字, 另一面有铭文......
顺着情人谷路往情人谷方向走,就来到因龙井而得名的龙井村。
站在路边一眼就看见本来深藏于房屋后面的东风龙井了,完全不用找人打听。不过这条路上基本没有行人了,遇到一个司机停车探头问我们龙井村在哪,当我告诉他龙井村已经全部拆没了,如我预料之中他显现出一脸惊诧。莫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旧屋已成瓦砾堆”?
看完龙井继续沿路往南走,发现瓦砾堆后面的山坡上有一株异常高大的松树。
我们走进一瞧,我刚说完大树底下好乘凉,古树地下或许有坟墓,就看到真有一座清代古墓。
墓主名为周起文,嚇了我一跳,还以为是编纂了《康熙字典》的周起渭家兄弟,不过再看时间并不太早是1902年才立的墓碑。
站在古墓处回头眺望,看到了位于河对岸后所村中心的祖师庙,即现在的古林寺。走到河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熟悉画面......建于1686年的普济桥遗址......
这里原为二十四墩的石板桥,现在只留下7块残破的桥墩船型石。
从现场来看,这座古桥可能是某次发洪水的时候冲垮了,村民还在残存的桥墩之间铺上大石块,依然可以踩水过河......
旁边是后来修的一座钢筋水泥石板桥,现在已没必要再淌水过河了。
过了桥就来到后所村,现在后所村已整体搬迁了,只剩这座古林寺孤伶伶地立在小山岗顶端......
寺门外的广场上,倒置着一些石柱础用来当凳子......
进门第一座是天王殿,
第二座是大雄宝殿,从老照片上看,这两座殿宇基本保留了古林寺原本的样子。
应是1939年二.四轰炸后贵阳一中高中部前来乌当办学时的格局......
侧面的阁楼里立着的是地藏菩萨。
天王殿反面是露天的韦陀塑像,很好地保留了古寺的独特样貌......
据悉: 古林寺这座大雄宝殿曾是贵州全省最大的一座......
抗战期间应就被贵阳一中拿来当作教室使用过......
大雄宝殿右侧的真武殿,供奉着北极玄天大帝真武祖师的神像,所以这里最早其实是一座道观,原名祖师庙......
真武与如来在一座庙里平起平坐,这在全国的宫观寺庙里是少见的......
真武殿后是开锁殿,头一次见到这么名称还以为遇到了”开锁王“的祖师爷呢,实际上供奉的是后所村当地独一无二的保护神,因为“后所”原称“后锁”......
大雄宝殿后面是玉佛殿......
玉佛殿侧面是客堂......
玉佛殿后面还在加盖两座殿宇,新闻报道上说乐湾国际准备将古林寺异地重建,我们拭目以待.....
从古林寺出来,原路返回普济桥遗址,看到鱼梁河上游的不远处有一座渡槽......
这座被《乌当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辑》收录在书中的龙井渡槽,它的西侧岸上,有两通石碑......
龙井渡槽始建于1941年,1991年发洪水被冲毁后花了60万重建,不过上游的水渠近来又被房开商拆毁了,反正下游也没有万亩良田了......离开了后所村和龙井村,我们徒步前往临近的东风镇。
东风镇中心的十字路口有一座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座李四光雕塑,广场边是李四光纪念馆,名为翠华
十字路口东面有一座名为”老街“的牌坊,沿路走进去就能看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协天宫了......
协天宫: 是一座道教的宫观,据说是唯一的主要供奉的财神爷的宫观......
据说: 协天宫以前是很大的,后来有一部分被民房和学校占用了,所以现在只剩下这么一个四合院......
到了位于乌当区东风镇麦穰村赵家庄南侧大塘河中的矶石上的来仙阁......进入山门后,首先看到“来仙阁”匾,两侧墙壁以蓝色碎瓷镶成“天高地迥,岳峙渊亭”八个大字......
来仙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08年年毁于火,乡人集资重修......
来仙阁为木质结构建筑,三层六角,高约24米,占地70平方米,为六面六角三重檐攒尖顶阁楼。
由下往上逐层收缩,各层翼角桥耸,十八只翼角顶端饰有龙头鱼尾祥物,下坠铜铃木鱼,微风清佛,叮咚作响,悦耳动听,阁楼地无窗,中上两层均为六面五开窗,中层有围栏围廓,供游人凭栏远眺;门棂均为雕花草纹,形态各异,形工艺精湛。
阁楼分三层,上层旧奎宿及中层文昌,下层供观音。
阁楼檐口不用斗拱,而用挑檐,而名清凉代南方阁楼常用的木结构建筑形势。
山门两侧有当代贵州书画家谢孝思重书的楹联,抗战期间地质学家李四光到此小憩,对阁楼的构造和所处的环境倍加赞赏。
贵州省人民政府1985年将该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来仙阁山门两侧有楹联:
“笛韵抑扬晴后蚓,琴音断续晚来蝉”
至今已二百余年......
此对联已选入《贵州省志·名胜志》和《贵阳名胜楹联选》。
这副对联通俗易晓,但不被人们注意......
游览来仙阁的人,一般踏石级而上,闻桂花香,观树阴照水,听南明河的旋涡声,一派祥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