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候:预测气候与天文,
观测天文与气象。
《宋书·律历志下》:
“《乾象》之弦望定数,《景初》之交度周日,匪谓测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谬,斯又历家之甚失也。”
《隋书·天文志上》:
“古历,五星并顺行。秦 历始有金、火之逆…… 汉 初测候,乃知五星皆有逆行。”
《清史稿·天文志一》:
“ 高宗 又以旧记星纪,间有疏漏,御制玑衡抚辰仪,重加测候。”……
前不久,为挖掘气象历史文化,湄潭县气象局邀请几位知情的老人寻找当年武汉头等测候所西迁到湄潭玉皇阁的旧址……
其中一位是何华老人,退休前曾担任湄潭县教育局局长,小时候家住在武汉头等测候所旧址玉皇阁旁边;
其中还有一位是湄潭县气象局退休职工孙鸿懿,中学时代曾在玉皇阁附近的湄潭中学读书。
由于当年的玉皇阁旧址已建成了湄潭中学校园,老人们首先到现场通过回忆指认了旧址位置,随后到湄潭县气象局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老人们就挖掘和保护气象历史文化资料积极建言献策,重拾当年记忆……
据孙鸿懿老人回忆,当时只是远看玉皇阁,没到院子里去过,只记得玉皇阁正殿是1954年国庆节前倒塌的……
玉皇阁是木制楼,1954年初发现柱子歪了进行封闭……
而何华老人由于小时候家在玉皇阁旁边,经常到玉皇阁院子里去玩,对玉皇阁里面的布局、座落的位置以及当时住在里面的人都有记忆。
据他回忆,当时测候所的办公室在玉皇阁正殿二楼,观测场就建在玉皇阁正殿前面的空地上,安装有2个风向风速仪在玉皇阁正殿屋顶的两侧。
何华老人表示,他愿意将玉皇阁的地理位置、布局等通过回忆画出来,为湄潭挖掘气象历史文化、建设贵州气象博物馆尽一点力。
据悉,为挖掘和保护气象深厚的历史文化,湄潭县委、县政府已决定在湄潭建设贵州气象博物馆,并建设气象科普体验馆、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将两馆一中心整合在一起建设,提升地方文化内涵和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湄潭县气象历史文化各成员工作组正在按照不同的分工积极为建设两馆一中心而努力工作……
2018年11月15日晨,我们来到了甲秀楼旁边的贵州省气象局开会,在省气象局大楼旁边的的花园里有一块石碑,立在草坪上的石碑 碑文记载了:
贵阳测候所,始建于公元一九二零年(民国九年)秋,贵州之气象观测,发轫于斯,迄今八十余载矣。其于贵州气象事业之肇始发展,既为史迹,亦为见证。
建所以降,数度更名,几番易址。前辈同仁,潜心敬业,代相传承,未曾有断,设施仪器,与时俱进,服务国民,功勋卓著。旧址依然,又增其形制,植花草树木于四周,历时有年,际茲落成。
略叙梗概,刻碑为记。诚冀诸君,妥为保护,善加利用,传承气象历史,延续科学精神,有所凭载。
公元二零零八(戊子)年冬
读着碑文,陷入沉思……
贵州的气象史以刻碑纪念的有近百年的历史……
冬去春来,花谢花开,九十八年风雨无阻,人物共处,同舟共济,见证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先辈们的遗训要牢记,我们更应该保护好环境,造福人类,书写人类共同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