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阳市南明河畔、遵义路上的筑城广场,2011年前叫人民广场,1979年前叫春雷广场,
是贵州省最大的休闲广场,是筑城的一个城市客厅……
广场夹大街而分为南北:
南广场原名“春雷广场”,建于1968年,面积16000平方米,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主席身穿军装、招手致意的巨型雕像。
毛主席像高12.26米,像座7.1米,毛主席台面积960平方米,毛主席台地面距广场基础地面的高度为2.8米。
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升到19. 49米。
这些数字分别寓意:
毛主席诞辰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国土面积数字、
党从诞生到成为执政党的历程数字、
共和国成立之年数字……
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增设了国旗台,国旗升至19.97米,
1999年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之际,又增加高度国旗升至19.99米至今。
从此,这里成为广大人民隆重集会的地方……
1979年,春雷广场改名为“人民广场”,并进行了修整,在广场两边增设了方块草坪、树荫和座位,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及开展文化活动的地方……
大街对面,又新建了北部广场,面积3800平方米,为花园式广场……
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北广场,使地表面积达到46552平方米(不含地下的27820平方米)。
北广场新建了一座直径为20米的花坛钟、两座14. 5米高的蓝色透明金字塔。
还有几组长方形与三角形的喷水池,喷出各种造型的水花、水柱与水潮。在广场西北端设置了一面大型彩色电视屏,播放电视节目:
整齐对称的绿色大草坪像地毯一样,铺在广场地面、生机盎然。
宽阔坦荡的北广场与庄严雄伟的南广场共同构成人民广场的整体,南北广场(地面)合计62552平方米……
在之后,2011年12月底已竣工的筑城广场规划范围:包含原贵阳一中地块及人民广场,总用地面积为87433平方米,呈半岛依偎在风景秀丽的南明河畔,是贵州省省会贵阳的标志性建筑……
规划定位为诠释贵阳历史内涵:
展示贵阳城市精神,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彰显时代气息,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
规划提取贵阳历史、民族的竹文化内涵,通过铺装、雕塑、钟塔等景观元素,结合现代时尚的科技造景手法,将广场打造成为既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又具有现代、科技、生态的城市空间……
筑城广场最多可容纳10多万人……
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
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贵阳迫切需要更多、更为舒适的休闲空间……随着外来客人的日益增多,贵阳迫切需要一个更能体现城市特色的时尚标志性场所……
随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纵深推进,贵阳迫切需要一个展示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
主体建筑:
“筑韵”长60米、宽48米、高28米,由8个巨大的芦笙组成,其中每两个芦笙为一组,分别架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这8个芦笙都是钢材制造,最长的为37.85米,重量都在25吨以上……
“筑韵”的造型为竹子,代表了贵阳的竹文化,位于贵阳的城市客厅中,也是一种贵阳文化的体现。
吉祥神兽:
吉祥神兽由我国著名艺术家郭选昌教授设计,其造型是将“虎的头、牛的蹄、羊的角、凤的翅、狗的身、豹的尾”演变,取其六种动物的精华构筑成一对神采奕奕、威武雄壮的吉祥神兽,俗称“六不像”、“洋吉祥”,运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造型语言来表达了人们期盼天和雨顺、国泰民安、社会祥和的良好愿望。
据介绍:“这四个大家伙是由大连金世佳艺术有限公司制作完成的,制作工期整整两个月。神兽用青铜制作而成,每个长9.5米,高5米,宽2.5米,重达6吨”。
筑城广场的石像:
从历史上看,贵阳简称“筑”,与竹有深厚的渊源;从特性上看,竹四季常青,能够展示贵阳生态良好的优势;从文化上看,竹能够彰显贵阳人民崇尚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贵阳城市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风貌……
筑城广场以竹文化为“灵魂”,将竹文化的元素渗透到广场的规划建设中。广场具有五大功能:
集会功能,重要节日可在此举行大规模的政治集会、群众集会;
休闲功能,市民可在此唱歌、跳舞、散步、下棋、乘凉、聊天,尽情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惬意;
文化功能,可在此举办露天音乐会、歌舞晚会、民俗活动以及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历史纪念功能,在广场规划建设体现一中记忆的浮雕墙、石刻等;
商业功能,广场附近将建成贵阳重要的商业圈、文化圈。
贵阳一张拿得出手的响亮“名片”,
一扇可以自豪开启的亮丽“窗口”……
遗憾的是:贵阳人李端棻创办的贵阳一中应该保留部门原貌,更能显示历史文化底蕴,贵阳一中地下党支部遗址边在此,丢失了真可惜……
因为贵阳人李端棻是贵阳十大历史名人之首。
他是一品大员 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职务,中央政治局决策层)
又是皇帝老师,皇太后坐上宾......
他将其堂妹李惠仙下嫁梁启超......
他将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荐给皇帝.....
他是戊戌变法总策划人和领袖人物......
虽受牵连被流放不久后,又被皇太后 赦遣回乡(贵阳)......
他是北京大学,贵阳学院、贵阳一中,贵州大学的创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