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清军和各路地主武装推进到洞洒和当丈,起义军在王、韦的指挥下,挥舞大刀、长矛、梭镖同清军进行殊死搏斗。清军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攻陷了洞洒、当丈的义军营寨。战斗十分惨烈,战场上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在木城被攻破时,义军将士临死不屈,点火自焚,王囊仙和韦朝元受伤后被俘。
“南笼起义”被血腥镇压后,王囊仙和韦朝元、王化明、韦抱堵4名起义首领被俘后宁死不屈,被清军用囚车押送北京,在刑部审讯时也是视死如归,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最后于农历十一月初七(1797年12月24日)将王囊仙凌迟处死,时年仅二十岁。
此后,清廷将南笼府改名为兴义府,还把义军的各式武器运往省城贵阳,铸成一根铁柱,刻上颂扬文字,树立于贵阳南明河畔甲秀楼旁,“南笼起义”自正月初五至九月初九,历时9个多月。
安龙县城中的明十八先生墓。
由招堤沿安龙县城顺城街一路往西约两公里的马场坝,有一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胜古迹——“明十八先生墓”
(亦称“十八学寺”)。
这座古墓里埋葬着南明永历王朝内阁大学士吴贞毓、武安侯郑允元、大理寺少聊杨钟等18位重臣的忠骨。
这段300多年的公案,历代史家有褒有贬,毁誉不一,但古迹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墓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内外研究南明史学著名学者所注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