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去铜仁大峡谷的路上,游览了中国南方长城。
南方长城又称苗疆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它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古丈的喜鹊营,全长190公里左右。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1622年)。
南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禁止了当时的苗 、汉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往。
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
南方长城又称为苗疆边墙,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始筑边墙70里,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上起王会营、下至镇溪修建边墙300多里,天启三年(1622年)镇溪至喜鹊营添筑土墙60余里。
苗疆边墙全长达430余里。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镇竿镇边墙190里
1936年,苗疆掀起“革屯运动”,湖南省政府“废屯升科”,结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苗防屯政”制度。
边墙体系被废弃。
南方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禁止了当时的苗 、汉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往。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时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等各部族的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又进行大规模修筑长城。
这是明代在中国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是为了区别于由秦始皇和隋朝所修的长城。
因此,明代后来在凤凰及周边地区修筑的城墙也沿用这个称谓,都叫做边墙了。
那么,对于动乱不断的蛮荒之地~以凤凰为腹地的五溪地区,朱元璋的子孙也认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为求边徼稳定,不扰乱内地,也就继承朱元璋制订的这个治国方针,采取“高筑墙”的办法,息事宁人。
所以,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动工,主要在凤凰境内,跨山涉水,修筑了320里绵延不断的边墙,之后又向吉首市、古丈县等地延伸60里。
凭借这一军事防御工程,将动乱地区隔离在外,边徼地区的动乱得以暂时平息。
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地区内各族人民生活及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统治者对待边徼地区的动乱则是另一种策略。
乾隆末年(1795年),在湘黔边境地区~主要在当时凤凰、乾州、永绥三厅境内,发生了大战乱,两年后即嘉庆二年(1797年)战乱基本平息。
为了防止战乱再度发生,统治者在凤凰沿着明代边墙遗址,仅仅重修了一百余里边墙,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大规模修建汛堡、碉楼、炮台、哨卡等军事设施上,三年时间,在凤凰境内修建了上述各种军事设施总共848座,小小的凤凰县境内,城池营汛碉搂林立,民屯哨卡星罗棋布,加上380里的边墙,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防守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清王朝这种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以平息动乱为契机,对边徼地区进行全面军事征服,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土司制度所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土司独立王国,而把这一地区全部纳入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可见,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在战略方针上是截然不同的。
清朝统治者采用武力征服、弱肉强食的战略方针,这是古代游牧文明的鲜明特征,是与保守的农耕文明不同的另一种文明。
这两种人类文明在凤凰碰撞,交融,数百年来,最终形成了凤凰个性鲜明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苗、汉、土等各民族的融合和多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进步。
2000年4月下旬,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长、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等10多人对此进行论证。
罗哲文称: 他搞长城研究50年了,以往历史学家只是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知道中国南方也有长城,但许多人皓首穷经也没能找到它客观存在的一星半点证据。
他认为,说苗疆长城是中国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争议,应和北方长城一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根据罗哲文教授的看法,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
北京保卫明十三陵的“昌镇”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镇”(即今天的凤凰县)边墙的长度差不多。
湘西长城不仅其防御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其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因此该长城完全应该属于中国长城的一部分。
该长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 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
府城垣全长3公里,高5米,宽2.8米,沿北侧砌成垛口,共有间隔一致的英垛口76个,每个垛口0.7米见方,上有2米宽可作行人道用。城墙中段有方形炮台一个,炮台西南50米为城垣最高点。海拔688米处有士兵守宿指挥堡一间,东西长9米,南北宽3米,占地27平方米。基石全为长条细凿青石垒砌,每边中部均有长方形台阶进入堡内。城墙全系正方青石细凿砌筑,凝结材料为糯米石灰砂浆。
经过600多年风雨侵蚀,露出部分的石面全部呈青黑色,与城垣周围石质各异。
据专家考证,砌筑城垣所用石料,全从山下采集,凿成料石,然后一块一块运上山,整个工程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南方长城共有13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由汛堡、碉楼、屯卡、哨台、炮台、关门,仅凤凰县境内就有800多座。
当时的驻兵一般约4000-5000人,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
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当地的地名也因此而大都以炮台、哨、卡、堡、碉、关、营来命名,如:亭子关、乌巢关、阿拉关、靖边关等。
据凤凰县委杨志勇的回忆,他小时候的廖家桥镇就有边墙,并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在修建房屋、水库和渠道时就地取材,到20世纪80年代时已经拆毁得差不多了。其他地方的保护状况也是如此,因此南长城大多是残缺的。
苗疆边墙尚保存有作为整个军事防御体系指挥中心(总兵衙门)的城池(凤凰古城)1座,作为分指挥中心的古城址(乾州古城、吉卫古城)2座,古城堡10座,屯堡130座、碉卡47座,哨台311座、关门座、营盘寨4座,土石边墙残段85处,共计13185米。
汛堡,又名城堡,10座,多设于重要关口,军事要塞,起着联系各屯堡,策应军事指挥的重要职能。城内一般设衙门、火药局等机构。驻都司、把总、外委等官职。以黄丝桥为例:黄丝桥古城堡位于镇竿城西南25公里处,地处湘黔边境,是湘黔通道的咽喉。清康熙年间移镇竿总兵驻五寨司后,古城称凤凰营,民国二年始称黄丝桥古城。[1]
屯堡130座,是指专为兵丁驻扎而修筑的城堡。屯堡也称屯卡,比汛堡小些。屯堡修建在重要山头和关口的高地,形体依山而异,有圆形、椁形、方形和不规则形,规模也因其功能不同而异,但传递信息的功能是一致的。堡寨四周垒砌石墙,设寨门2~4个,寨内主街分设2进、3进不等,石墙上修建连体的土、石结构建筑,大大增高了外围防御的高度,其中3层乃至4层封闭式的“保家楼”按需设置,个别还设置炮台,整个古堡寨就似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如林寨,当地百姓介绍就是古代储粮的堡寨,寨东门一口古井的碑文就记载:
“……我林寨八仙井,明万历年间所创修……”。由此可见该古堡寨的修筑年代和当时内部设施的作用,以及与其坚固的程度才得以保存至今。
哨卡311座,就地开取青色石灰岩叠砌,形制依山势而异,多呈圆形,开一门或两门,面积一般在300—5000平方米之间,依其规模驻守军民20—70户。它们均位于重要关口,必设炮台。四周墙体设望眼或枪眼,其功能除传递信息外,主要是阻截外敌,策应包抄、增援的作用。
碉堡770座,是专门用于防守和进攻。按照修筑的标准,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墙身用块石砌成。哨台是专门用来巡逻和瞭望的岗楼。每座分为上下两层。苗区共设立哨台105座,凤凰境内就有85座。炮台是安放大型火炮的炮楼。例如竿子坪与乾州交界地就有一炮台、二炮台、三炮台,其外圈用青石垒砌,内中用粘土夯筑。
哨所311座,是巡逻瞭望之所,其视野开阔,多建于关墙附近的高台地上。
关门39座,是用以严守边墙界限的设施,择其险要地段,沿山历涧而建。在凤凰境内有名的关门有亭子关、安静关、铜锣关、报木关、靖边关、岩门关等。
关厢,一般指设在城市内的主要街口要道。在城外,一些来往交通要道又没有隘口可守,就设立一些小型关门,故称关厢。关厢同样有门和楼房。凤凰城内就有6座。
营盘寨4座,即舒家塘、林寨、八斗丘、拉毫营盘。始建于明代,古寨结构封闭,内部古建筑保存较好。
2000年4月22日,罗哲文教授最终确定这里就是南方长城,引起国内外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