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东蒙”“九黎”“三苗"的后裔!
石朝江研究员是我国资深的苗学研究专家。 1999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中国苗学》(贵州社科基金项目,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全国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世界苗族迁徙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苗族文化研究》(合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等......
他还在《人民日报》、《贵州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苗学研究论文400多篇......
他说: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分子人类学的介入,已经证明中国原住民与上古时期的“东蒙”、“西羌”两大源头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渊源关系......
“西羌”演变为今天的汉族、羌族、藏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拉祜族、普米族、基诺族、怒族、独龙族等。费孝通先生曾把“西羌”或羌族称为“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
“东蒙”由于在部落战争中遭受败绩,“东蒙”后裔大部分融入华夏族即汉族中去了,也有少数人融入其他的民族。没有融入的部分发展演变为今天的苗、瑶、畲等民族(有人提出由百越集团演变成的壮侗语系民族也是上古“东蒙”人的后裔,我们倾向于这一观点。但由于目前资料还不足,本研究还未涉及。我们将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
一、苗、瑶、畲之同源.......
吕思勉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吕先生在第八章“苗族”中说:“苗族虽为汉人所征服,然今湖南、贵州境,其族犹不少……又有所谓瑶者,蔓衍于湖南……广东……广西……瑶亦出于苗……谓其与苗同祖,当不诬也。又有所谓畲民者,在浙江、福建两省……今之畲民,或古之群舒乎?”苗、瑶、畲同源共祖,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
瑶族源于“九黎”、“三苗”,这有着诸多的证据。史籍记载,瑶族源于中国,是古代“九黎、三苗”之后,以“尤”为自称,崇拜“盘瓠”。《旧史》曰:“瑶族酋长蚩尤与轩辕黄帝大战于涿鹿,蚩尤败退黄河”。各支瑶族都曾有“过黄河”的传说,相传瑶族祖先的发祥地在黄河以北,涿鹿大战后逐步迁徙南下。东汉时期,“盘瓠蛮”记载已频见于史册,称“荆州蛮”、“武陵蛮”、“五溪蛮”、“长沙蛮”、“零陵蛮”等,瑶族先民已广布于华中洞庭湖周围的广大山间峡谷。
关于瑶族与“东蒙”人蚩尤九黎、三苗、荆蛮的关系,奉恒高主编的《瑶族通史》说:“瑶族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瑶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蚩尤是中国远古的传说英雄人物之一,他与传说中的炎、黄二帝是同时代的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当时,蚩尤活动的地域主要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济水、淮水流域之间。后来蚩尤先后与炎帝、黄帝两大部落发生矛盾和战争,蚩尤部落集团失败后,一部分臣服于炎、黄二帝,大部分向南流亡,形成三苗,活动于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洞庭彭蠡之间的广阔地域,最后禹彻底击败三苗。除部分三苗臣服外,大部分三苗联盟成员在洞庭、彭蠡一带形成荆蛮集团。先秦时间,楚人在荆蛮内崛起,建立楚国,部分荆蛮融入楚民,另一部荆蛮则被迫向南、向西迁徙,形成长沙武陵蛮和桂阳蛮。其中,长沙武陵蛮和今天的瑶族关系较密切,他们主要活动在今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沙武陵蛮中的部分人被称为‘莫徭蛮’。”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在为《瑶族通史》撰写的序中也说:“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五六千年前,其先民蚩尤、三苗部落便同炎帝、黄帝部落逐鹿中原,共同开拓了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畬族源于“九黎”、“三苗”,也有着诸多的证据。畲族的族源,根据历代文献的记载和今人的考证,畲族的祖先,早在公元前2至5世纪时就已居住在长江中游一带,其后向南迁徙。到公元7世纪以后分布于闽、粤、赣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在广东分布地区较广,因而过去有“澄海有畲户、揭阳有山畲”的记载。关于畲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3世纪后期(宋末元初),当时称广东的畲族为“畲民”;称福建的畲族为“畲人”;称闽、粤、赣一带参加抗元斗争的畲族武装为“畲军”……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定民族名称为畲族。
在畲族与苗族、瑶族的关系中,似乎畲族与瑶族的关系更密切。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畲族简史》(修订本)中说:“主张畲族和瑶族同源于武陵蛮的说法,比较普遍。他们认为畲族和瑶族在历史上关系极为密切。比如,一些汉文史书上往往把畲族称为‘瑶人’或‘畲瑶’,有些地区畲族也称自己是‘瑶人’或‘瑶家’;分布在粤东的操苗瑶语族接近苗支语言的部分畲族,在海丰、惠阳两县被汉人称为‘畲人’,但在增城、博罗两县却被称为‘山瑶’;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徭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载有原始图腾性质的盘瓠(或作磐瓠、盘护)传说,两族的姓氏(盘、蓝、雷、钟)及民间流行的歌谣、祖图和祭祀仪式等也多与此传说有关。持这种说法的主要论据是盘瓠传说。有些人并据此上溯到《后汉书·南蛮传》,把《南蛮传》所记信奉该传说的武陵蛮作为畲族和瑶族的祖先,认为汉晋时期居住在湖南长沙一带的武陵蛮,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其中一部分陆续向附近地区迁徙,分布在五岭山脉西部的称为瑶,住在其东部的遂发展为今天的畲族……不可否认,畲族和瑶族在历史上关系比较密切,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他们都早已各自形成不同的民族……畲族的故有民族语言应与苗瑶语族的语言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关于苗瑶畲同源,中南民族大学吴永章教授著的《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一书考察得比较细。该书的第一章的提示语即说:畲与瑶、苗,同源共祖。最早,可溯源于远古的“荆蛮”,即其时生息与活动于古荆州地的“蛮”人族群。楚国时,居于楚境内的部分蛮族被迫向南、向西迁徙,从而加速了蛮族重心南移的过程。紧接着,吴教授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历代诸家的言论,考证了苗、瑶、畲三族与荆蛮、盘瓠蛮的关系。
通过考证,吴永章先生认为,对瑶族族源的看法比较一致。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说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另有源于“山越”说,原始居地在江、浙一带,根据地在浙东南的会稽山。后一说证据乏力,影响极弱。对苗族族源的看法最为一致。均主张东汉时期的“武陵蛮”或“五溪蛮”为苗族先民,而且更上溯至传说时代的“蛮”与先秦时期的“荆蛮”。而对畬族,除了“长江武陵蛮”后裔说外,还有“百越”后裔说。
针对畬族“百越”后裔的说法,吴永章先生进行了一番考证。他认为,“百越”后裔说的主要论据是:1.畲族不是从外地迁入而属土著。其历史发展脉络是秦汉时期的“越”,汉晋时代的“蛮”,隋唐的“蛮僚”,直至宋代以后的“畲”。2.早在唐代以前,闽、粤、赣交界地区已是畲族聚居区。畲族先民与界于闽越和百越间的南武侯织这一支越人关系最为密切。
吴先生认为,此说的弱点是:1、从图腾崇拜言,越人中是很难寻觅较为完整而可信的盘瓠传说的。2、从传统经济生活言,越人从事稻作农业,与此相适应形成相对稳定的定居村落生活;而畲族主要从事刀耕火种的旱地农业为生,与此相适应形成游耕生活。3、从文化习俗言,南方蛮越两大民族系统是有很大不同的,畲人的习俗与百越传人的壮侗语族习俗是大相径庭的。总之,从苗、瑶、畲族族源说的比较中,吴永章教授得出如下结论:苗、瑶与“长沙、武陵蛮”说在学术界已居主导地位或被完全认同;畲族族源说法较多,分歧也稍大。这种差异性的形成,与今日畲、瑶、苗的分布格局有密切关系。“盘瓠蛮”祖居地的湘西南、湘南至今仍为苗、瑶的重要居地之一,而畲族在岭北已杳无踪影。故畲族族源多元论相对为盛。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吴先生认为,苗、瑶、畲同源,最早溯源于“荆蛮”。其实,这个源还可以往上溯,即是“东蒙”、“九黎”与“三苗”。因为“荆蛮”、“盘瓠蛮”都是远古时代“东蒙”、“九黎”、“三苗”的后裔。我们不必柯求吴永章教授,他研究考证苗、瑶、畲同源,研究考证苗、瑶、畲分流的时间、路线和结果等,这本身就是一大贡献。
从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得知,苗瑶畲同源从分子人类学中也得到了证实。由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岭南民族源流史》,这项研究成果从史学与基因相结合的角度对岭南民族源流史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同属苗瑶语族的苗、瑶、畲族在历史上具有同源关系,其族属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关。苗族从1.7万年前到5千年前的远古时代始源,经炎、黄时的“蚩尤”、“九黎”到尧、舜、禹时的“三苗”、“有苗”,又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的“荆蛮”或“南蛮”,再经秦汉到南北朝时的“武陵蛮”或“五溪蛮”,最后到唐宋时的“苗”。瑶族的源流与苗族基本相似,从17000万年前到5000年前的远古假想,再到开天辟地创世神话反映的瑶族远祖史影,从瑶族远祖盘瓠到瑶族的远祖九黎与三苗,再到瑶族的先民武陵蛮与五溪蛮。畲族始源约在9000年前,后从炎黄及尧、舜、禹的传说时代开始,一直与苗、瑶同流发展到战国及秦汉之时,汉晋之际才从苗瑶中分流出来。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畲族的祖先可能住在东支瑶族的北面,至迟在隋唐之际,畲族北迁到福建和浙江一带。这项成果从历史文献和基因分析两个层面,证实了苗、瑶以及畲族的同源关系。
二、苗、瑶、畲之分流......
苗、瑶、畲之祖源可以上溯到九黎和三苗,再往前上溯就是“东蒙”伏羲太昊、少昊集团了。那时候三族尚未分离,是属于同一部落集团。根据大量史籍资料记载,涿鹿大战是对九黎集团的一大重创,牺牲或被俘虏的不少,相当一部分是融入华夏集团中去了。没有融入的部分退到长江流域,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又在长江流域崛起建立三苗部落集团。尧舜禹三代又不断征伐三苗,特别是大禹对“三苗”发动了残酷的战争,重创三苗,以至战争后,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但禹伐三苗的胜利,只标志着三苗国的灭亡和三苗部落联盟集团的土崩瓦解,并不意味着三苗集团中众多氏族部落的消亡,不少部落都改头换面地保存下来。
大禹灭掉三苗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为巩固国家政权和扩大统治,在夏统治的400年间,进行了无数次对异己势力和边疆氏族部落的征服战争。夏朝对九黎、三苗后裔贬称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虽然夏代的几百年也对九黎、三苗的后裔进行过一些战争。比如《今本竹书纪年》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竹书纪年·夏纪》载:“(帝相)元年,征淮夷。二年,征风夷及黄夷。七年,于夷来宾。”“夏相伐淮夷、畎夷、风夷……”“夏后芬征服泗水、淮水九夷。”但总的来说,夏代的几百年,九黎、三苗后裔还获得相对的发展,乃至商周时期三苗后裔又在以荆州为中心的地域聚集起来。史籍又将他们称为“荆”、“荆蛮”、“蛮荆”或“荆楚”。《毛诗正义》载:“蛮荆,荆州之蛮也。”所谓“荆蛮”、“蛮荆”,指的就是分布于以荆州为中心的地域内的“三苗”的后裔。
商代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周代商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荆”、“荆蛮”、“蛮荆”、“荆楚”,至商、周之际始出现在文献中。大量史籍资料记载,商、周两代不断征讨“荆蛮”。比如《竹书纪年辨证》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古本竹书纪年辑正》载:“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至于九江。”“三十七年,王起六师,伐楚。”《诗》序云:“宣王南征也。”孔颖达曰:“谓宣王命方叔南征蛮荆之国。”
苗、瑶、畬三族分流即从“荆蛮”始。怎么分流的?吴永章教授说:畲、瑶、苗三族虽同源却异流。其分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苗与畲、瑶二族分离。其源不晚于汉晋。苗族先民大规模西徙,始于汉光武帝重兵征讨“武陵蛮”之时,其后,不断西行。进入黔北和黔西、川南、滇东、桂西。第二步是,瑶与畲之间的分离。唐、宋时期二族分流的速度加快。分流的起点为湘南。由湘南越南岭,分道进入两粤者为瑶。畲族先入,另辟蹊径,由衡、郴诸州不逾岭却向东挺进,入赣南,再至闽西南、粤东,即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逐渐形成畲族族群。吴教授的结论是:汉晋时苗与畲、瑶二族先分离,由湘西西行为今苗族,唐、宋时畲、瑶二族分离,由湘南越岭的为瑶族,由湘南东迁的为畬族。吴永章关于苗、瑶、畬三族分流的时间、路线及其作为单一民族的形成,笔者认为是基本成立的。
我重点谈谈向西迁徙形成的苗族。秦国灭掉楚国后,原生活在楚国内的“荆蛮”、“蛮荆”大量向西向南迁逃。正如翦伯赞在《中国史纲》中说的:“秦代吞巴并蜀灭楚,于是,川湘鄂的诸蛮,遂相率避入深山穷谷之中,与鸟兽处,而不肯投降,但他们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其族类的繁衍。”“当西汉之初,今日川黔湘鄂一带的山溪谷间,已经布满了南蛮之族。”他们先是大量聚集在武陵山区。中原华夏族根据其居住区域,称他们为“武陵蛮”、“五溪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侵南蛮,始置黔中郡。”黔中郡是苗族比较聚居的地区,包括今湖南常德地区、怀化地区、湘西自治州,贵州的铜仁地区,湖北恩施自治州和重庆涪陵地区等。《后汉书·南蛮传》载:“光武中兴,武陵蛮特盛。”东汉王朝建立之后,就对“武陵蛮”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建武二十三年到中平三年的一百三十九年中,对“武陵蛮”大规模用兵就达十二次之多。仅建武二十三年到二十七年的五年内,光武帝刘秀就三次用重兵攻打“武陵蛮”。由于东汉王朝一再出兵进剿,苗族先民大量遭到屠杀,不少人又向西、向南流徙。湘西苗族《迁徙歌》云:武陵苗族“一支迁去住平款”、“一支迁去住酉阳”、“一支迁去住洞仁”、“一支迁去住姜湟”、“一支迁去住姜迁”,即迁去今之秀山、酉阳、铜仁、思南、印江一带。唐末至北宋之际的战乱,大量的苗族已由武陵五溪地区经黔东、桂北和川南迁徙到黔西北和滇东北地区。正如一些方志载:“苗人……古之三苗,自涿鹿战后渐次向南辟居,以滇黔为最多。” “苗谓是荆扬旧族。” “苗人,其先自湘窜黔,由黔入滇,其来久有。”由此不难看出,向西迁徙形成的苗族,其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至于瑶畲两族之分离,笔者赞同吴永章教授的分析。
“武陵蛮”或“五溪蛮”以苗族先民为主,而“长沙蛮”则主要由畲、瑶先民所构成。这种分布地域的不同,加之迁徙的方向不一,至唐宋以后逐渐形成苗、瑶、畲单一民族......
三、苗、瑶、畬之现状......
寻根溯源,伏羲太昊、少昊时期的“东蒙”,炎黄蚩尤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夏商周三代的“南蛮”、“荆蛮”,是苗族、畲族和瑶族的共同的祖先。根据专家考证和民族自身认同,东蒙、九黎、三苗、荆蛮最直接的后裔即是今天的苗、瑶、畲三个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苗、瑶、畲三族人口共计12930661人,其中,苗族9426007人,占72﹒89%;瑶族2796003人,占21﹒62%,畲族708651人,占5﹒48%......
沿湘西西行的苗族,世居在黔、湘、滇、渝、桂、鄂、川及海南、陕西、北京10省、市、自治区。其中:贵州省3968400人,湖南省2060426人,云南省1202705人,重庆市48271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475492人,湖北省177490人,四川省164642人,海南省74482人,北京市12957人,陕西省2787人。除世居的以外,目前中国所有省、市、区都有苗族人口。其他省、市、区苗族人口分布依次如下:浙江省309064人,广东省251970人,福建省88017人,江苏省49535人,上海市31351人,安徽省13856人,河南省9703人,江西省9125人,山东省8414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626人,河南省4321人,辽宁省3952人,天津市3751人,内蒙古自治区3349人,黑龙江省2575人,山西省2205人,吉林省1446人,甘肃省1212人,宁夏回族自治区1113人,青海省911人,西藏自治区416人。全国苗族分布情况来源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苗族9426007人,从全国56个民族中的第五位降到第六位。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苗族人口为7398035人,其中居住贵州的苗族为3686900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51.3%;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苗族人口为894万多人,贵州苗族人口为4299954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8.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苗族人口9426007人,贵州苗族人口为3968400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2.1%。20年来,贵州苗族人口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是贵州部分苗族人口流向外省市区打工。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区苗族人口突增,主要是苗族打工人员。随着国家逐步取消户籍,鼓励农村人口流动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等,打工人员相当一部人都会在流入地区成家立业。可以预料,今后苗族人口分布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变化。此外,还有近200万苗族分布在四大洲的10多国家......
苗族先后与其他兄弟民族建立了6个联合自治州、5个单一苗族自治县、16个联合自治县。即: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约有近700万苗族人口生活在民族区域自治内,占苗族总人口近70%。此外,在苗族人民的小片聚居区还分别建立了231个民族乡(镇)
沿湘南南行的瑶族,主要世居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江西、海南等省区......
前所述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瑶族为2796003人。
广西瑶族人口最多,约160万人,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2%。
湖南瑶族70多万人,约占22%。
广东、云南各20多万人,各占8%。贵州5多万人,占1﹒7%。
江西、海南亦有数万瑶族人口定居,除世居的以外,目前瑶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此外,还有约110万瑶族人口分布在四大洲的近10个国家,其中以越南最多,有48多万人......
瑶族地区先后建立了12个自治县或联合自治县,即: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瑶族人民的小片聚居区还分别建立了约200个民族乡(镇)......
沿湘东东行的畲族,主要世居地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和湖南六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畲族为708651人。其中以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有近40万人,占畲族人口的52﹒8%,列福建第一大少数民族。其次是浙江省,有畲族18万人,占24﹒1%,列浙江第一大少数民族。江西省,有畲族8万余人,占10﹒9%,列江西第一大少数民族。
贵州省畲族人口近5万人,占6%。
广东和湖南也各有几万畲族人口定居。
畬族聚居尤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畲族人口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均有分布。
全国共建有畲族自治县1个,即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此外,在畲族人民的小片聚居区还分别建立了45个民族乡(镇)......
还约有2–3万畲族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