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溪山琴况》漫谈
古琴传统之标准......
覃 朗,1977年生,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后就职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至今,2001年开始先后跟随省内、省外及香港古琴名师习琴,现为贵州古琴协会副会长......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成书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仿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讲述琴乐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也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这部著作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这二十四况是: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自2013年古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可以说古琴迎来了历史上最蓬勃发展的时代。
除了专业音乐学院教授古琴外,民间出现大大小小的各种琴馆、琴堂。学习古琴的人群从音乐学院的学生扩展到各个年龄层和社会职业,却少有人真正把学习古琴当做是了解和建构一个审美体系的问题。
也就是说,少有人认识到:古人说的“古琴”和我们今人说的“古琴”也许在认知结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上就已经不一样。无法理解这一点,我们就始终处于“传统”的外缘而不得其法。也因此而既谈不上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传统的光辉也无法照耀我们今天的现实......
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和文化土壤的改变这两者的作用下,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古琴和传统,不仅直接关系到弹琴人的艺术实践和让听众获得直观的审美体验,还关系到古琴这一传统文化符号在后世将如何演绎和发展......
《琴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古代社会中关于古琴审美标准的特定模式。它与自有录音技术以来,我们通过听觉直观感受到的古琴音乐有多大程度的相似与联系?“和、静、清、远”在演奏中如何被体现;在欣赏中又是如何被感知的?不能不说,古典审美框架在当代的合理性和可实践性还是一个没有被充分讨论的问题......
当前,在推崇传统文化的人群中,有一种对传统无限放大的倾向:仿佛传统文化不是时间长河中某种特征的集合名词,而是比一个个组成它的鲜活个体更加实在和可信赖的东西......
仿佛在传统这个巨大的保护伞下我们拥有一个更大更深刻的自己。这种无意识的盲从和自我安慰让人们既不探究传统的本来面目,也不正视我们自身的真实。传统的价值被无限放大,导致既不能理解传统,也不能理解古琴的价值多元......
当我们不断理解传统古琴标准、不断探寻多元的含义及承载其含义的主体、分清标准和主观想象的偏好,审视和重估古琴在历史与当下的价值预设,这既是古琴艺术的危机,同时又蕴含了无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