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某个地方,某个物件,某个画面,某段旋律,就将一段情绪定格,无论怎样的挣扎,都会泪流满面。
每次到遵义的海龙屯,都是和朋友,那种可以闹可以笑,可以相对无言也可以彻夜长谈的朋友。时间轻轻浅浅的流逝,朋友就如花儿凋零或是散落,唯有那些一起经历的故事,一直一直在心底,温暖依旧。
十多年前知道了被誉为“唯一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遗存”的海龙屯,机缘凑巧于初春的早上第一次踏上了去海龙屯的路。
那个时候,网络还不是十分的普及,所有关于海龙屯的信息都源于零零碎碎的“道听途说”,同行的有深谙当地文化的“海龙屯达人”。还没有修好的公路,让我们弃车步行,于是这一路上不仅饱览黔北山野的风光,也好好的走近海龙屯。
“走到这个山坡上,就可以看见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山上,当初就是征伐大军驻兵的营地。,你看这山,几十万大军放在里面,一点也看不出。”
怀想着“车辚辚,马萧萧”壮阔的画面,顺着山路向上,那种山风带来的萧索,当站上山头时,完全被对面山上的断壁残垣调到最浓。在初春的明媚中,那些残败却透出无尽骄傲的建筑遗址,就那样顽强的让人一下子闭住呼吸。
看过夕阳下的圆明园,但是眼前矗立山头,在草木间的这份厚重,你会觉得,圆明园太过单薄。
行走的步伐加快了许多,下到山底,有清澈的溪水。
“这是白沙水,在下游当初修建有‘水关’,也是海龙屯带有防御的关卡之一。”
渡过白沙水,就到了海龙屯的山脚,开始顺着山间模模糊糊的山道上山。
上山的道路没有想象中的困难。这是因为,我们走的山路,很多都是当初颇具规模的马道,当初山上生活着一两万人,上下山的道路应该是使用了多年的。
播州杨氏家族,从北宋年间开始经营播州,这座海龙屯,经历过近七百年的不断修建打造。处于重要的交通位置,当初的繁盛以及恢弘,不仅从残存的堡垒城墙上可以感受到,就是那些就山上石材建造的石梯,都可以惊叹于当初那份睥睨一方的气势。
当走到“飞虎关”前,初到海龙屯的我们,又一次惊叹!飞虎关修建在悬崖边上,过关的路径是长长陡峭的“天梯”,每一级都是用大大的石材砌成,不仅比一般的石梯高处出很多,还有向下倾斜的坡度,没登上一步,不仅要花很大的力气,最重要的是陡峭的坡度让向上成为一种艰辛。攀登到中间,多数人已经完全忘记“拾级而上”,只是能够攀上上一级石梯就好,最后,几乎都是手脚并用的来到关前。
曾经的关隘前是悬空的,要用可以收放的吊桥才能够进关,如今搭建了一个建议的木桥。
站在飞虎关前,山风很大,却觉得凉爽,这一刻,你才会发觉这数十步的石梯,早已经让人汗流浃背。这份凉爽,不仅因为风,还有耳畔若有若无的水滴声响。飞虎关后就是依山凿出的石梯,相对“天梯”平缓很多,有山泉顺着石壁流淌,真是很好的安排!山泉清澈,可以解渴,可以洗去脸上的汗滴,可以用清脆的声响让人舒缓刚才攀爬的狼狈。
顺着林荫遮蔽的山路不一会就到了“飞龙关”,这就是在对面山头就可以看见的关隘,也是最有气势的关隘之一。
从残留的关隘可以想见当初的飞龙关的气势,实际上,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领,只要走过海龙屯的关隘,就可以有深刻的体会。
飞龙关建置,除了军事上的气魄,还有相当的精致精美,那在厚重石材上镂空出来的花纹,即是可以通风透气的窗格,也增添了一份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