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10时,我们到了三渡镇,正好遇见王宗培镇长下村调研,我们又同行去了该镇的柳田村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基地……
三渡文化丰富多彩……
三渡人唱花灯,沿于何时,已无考证,倘若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花灯时间为始的话,那要算《随唐演义》中的叙述,薛刚闹花灯了。此时起就有春节时玩花灯的习俗。何时由中原传至西南僻壤,就不得而知了。《遵义府志》载:“上元时,乡人以扮灯为乐,用姣童,作时女装,随月逐家,双双踏歌,和以音乐,艳以灯火,抑扬府仰,极态增妍,谓之闹宵。”是遵义地区见之文字最早的有关花灯的记载……
唱花灯一般是以一个生产队(村民组)或邻近几个村民组的村民集体演唱的春节娱乐节目。
为头的人称“灯头”,
组织灯众的过程叫“团灯”。
首先安排有扎灯工艺的灯众扎灯笼。
灯以竹丝扎成各种各样的工艺灯。
外面用皮纸糊上,用彩色笔画上花、鸟、虫、鱼,山水画等,或提上诗句或对联,柳田村北的花灯,多次请教师邹人莹写画,她擅长写花鸟草虫,几笔构画,栩栩如生,灯友都喜欢找她写画灯笼。到了晚上,灯笼里面点上蜡烛,透亮异常,十分漂亮。灯众是练就的歌手,称之为“唐二”。朱家山的陈华普,山河的王瞎子、寨上的陈锦文,胜利组的陈学文弟兄、何龙志等是境内著名的“唐二”。众灯友约定正月初三四或初五出灯就是,只是物色“幺妹”却有些费神。“幺妹”要男扮女装,年龄最好是15~25岁之间的男性青年,年龄大了装扮起来就不自然,就不“真”。
一般家庭的男子是不让当“幺妹”的,说当了幺妹连媳妇都娶不到。
境内流传着“有男不学戏,有女不看灯”的封建意识,认为当幺妹是和戏子一般的下九流。现世虽不那么封建保守,传统偏见色彩仍有那么些丝丝风味。
找到了幺妹,要试唱一两晚。一般是在灯头家,众灯友打起锣,试唱试跳几回,把幺妹调教好。幺妹是不唱的,从头到脚尽套女装,头上扎发髻,别大夹发针,打口红,画眉,险蛋上搽胭脂,身着花布衣,下穿裙子,手执花扇和手巾,一双大脚穿不上女人鞋,只好作罢。有大胆出格的“幺妹”,要使自己“逼真”,胸部塞上一对棉球作成“乳房”。
1974年春节,胜利花灯队上三渡东部山区一户人家唱花灯,主人是一位著名惯唱“唐二”,误以为幺妹是真旦角,每唱完一段时,唐二就像老虎扑猪那样向幺妹“嗷”的一声扑来,其状猥琐而憨态可掬,连扑三次。事后,幺妹和唐二都有微词,唐二说,我以为是“真”妹子,给了大价钱,到第三次摸准了,方知是假货。幺妹说,最初的一扑,把我吓懵了,后来知道他想摸“乳子”,就故意娇滴滴,躲躲闪闪,让他不着边际……
傍晚,出灯了。走何方是首先订好了的,白天派去的联络人,一家一家散贴子,接了花灯贴子的主人一定要接纳花灯,纵然唱到天明,花灯队也要把接了贴子的人家唱完,否则,主人视为不吉利,要找花灯队讨说法的。出灯了,前面“排灯“引路,排灯是一个上宽下窄的棱形灯笼,贴有对联:“风调雨顺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排灯上设有香位。众灯友有三人为鼓手,至少有6至8个灯笼,拥进主人堂屋,一名唐二打着灯笼踏步绕着圈子开始说春了,“春啦春,你在哪里长,哪里生,南京城里长,北京城里生……看官不会说,说个撮箕来刹角(结束),主人家的银子用撮箕撮,打起你的锵咚锵,甩起我的牛尾巴。”锣鼓声随起,演出开始了,唐二、幺妹起舞,唐二大步来回跳,幺妹走碎步舞蹈,配合默契,踩着鼓点节奏。锣鼓声停,唐二、幺妹走步,开唱了,由唐二领唱,也有周围的众灯友唱的。花灯曲调数十种,《采茶》、《倒采茶》、《绣洛阳桥》、《祝英调》、《柳荫调》、《五更转》、《十绣》、《绣荷包》等,有的一段词有各种变调,花灯词多数按十二月编成十二段,有按五更时辰编的叫《五更转》,有十段的如《十绣》,一人领唱,众人帮腔。
好的出色唐二能即兴编唱,唐二尽量拿出浑身本事搞笑,动作滑稽,诙谐幽默。唱一段又鼓乐一回,跳舞又开始,一个曲调或数个曲调完,此时如果主人不刻意留吃宵夜,便已拿钱与专门收款记帐的随排灯走的三位灯友。排灯唿哨一声,在夜空中嘘得山响,众灯友知道该走了。唐二突然说:
“唉,被打锣先生一棒给我打落了”,众应“唱发了”,又一批灯友说“给主人家说个吉利”,唐二说“擤泡鼻痢”,有和,“我说主家房屋起得宽,”众合“耍龙狮子好转弯,”唐二“弯弯转,转弯弯”,众和“不做文官做武官。”锣鼓声起,打一个锣排子“长引”(锣鼓曲排时间较长),众灯友随着远处排灯走向,进入第二家去。进门开场白和结束语都有不拘一格的吉利语和诙谐说词,使花灯活动的整夜过程中,沉浸在快乐祥和的,春的氛围中,预祝当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合家欢乐,岁岁平安的美好祝愿。
1990年过后,年轻人纷纷外出,几位老唐二先后作古,家家影视影碟,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花灯这传统的,非物质春节娱乐文化,渐渐淡出尘世,境内最后一次灯会是在1997年春节,三渡施家寨花灯唱到了杨柳田,至今再没见花灯了……
瘟灯的演舞形式大体与花灯相类似,不同的是,务必扎一只“瘟船”灯笼,排灯香位上有“驱逐瘟神”字样。众灯友进主家门后,先有一人手执木大刀挥舞劈刺,凶神凶煞般吆喝后,一唐二随即手执蝇甩,在屋内人圈中起舞,吆喝道:
“一扫东方甲寅木,二扫南方丙丁火,三扫西方庚生金,四扫北方壬癸水,若逢瘟神作烂事,横扫瘟神就是我,今朝扫除瘟神去,岁岁平安家家乐”。锣鼓声起,接着便是唱灯了,瘟灯结束也说吉利语,但最终要以扫瘟神的话语结束,即“天上罩子纷纷,地下烟雾沉沉,瘟灯过后,扫走瘟神。”
唱到元宵节前,正月十四就要收灯。这一天灯友全体集中,“打平伙”(吃散灯宴)。前些年猪肉不好买,准得杀腔羊。作成黄酱甜酸羊肉,另置办些好酒菜,请道士做一场“化灯”法事,尤其瘟灯要做“送瘟神,驱邪恶”的化灯道场。才把花灯、瘟船、排灯等道具,送到荒郊河滩,“纸船明烛照天烧”一火焚之,然后众灯友欢聚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甜酸羊肉,畅谈今生今世,一醉方休。兴起时不着装,再唱几则花灯,快乐欢度元宵节……
龙灯:
三渡境内的春节龙灯,有两种,一是花龙,一是草把龙。花龙是用竹篾启成薄丝绑扎成的一段段圆筒,形成龙身灯,龙头和龙尾特要有工艺水平的人制作。龙头有作成平龙头的,也有做成弯颈龙头的,弯颈龙头制作水平要求更高。凡是龙头都要做成大张口,龙头有角、有眼,龙头的好赖漂亮,取决于扎龙师傅的工艺水平。鄢高福是纸扎的能工巧匠,所扎的龙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把龙头、龙身各段及龙尾用绳串起来就是一条龙了。一般龙头至尾七至九节,再做一个16瓣球形灯笼,这就是“宝”,正月初九,龙灯出动,称上九出龙,十五结束……
玩龙时,每段龙身用1人撑着,夜间各节龙身灯、宝灯内点上蜡烛,一条火龙蜿蜒游动在春的旷野中。锣鼓声起,玩龙艺人举着龙头,龙头张着大口总想吞进眼前的“宝珠”,而宝珠左翻右拐不让龙头吞进,龙头跟着宝珠翻腾扭动,后面各段龙身龙尾跟着龙头游动曲折翻腾的空中道路上下翻飞。“宝珠”越舞越快,龙身飞速翻腾在夜空中,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火龙在上下串动,左右飞舞。这时,主人事先所筑炮竹、烟花,所溶铁水似火花纷纷向着火龙喷放。玩龙的小伙子们玩得性起,干脆赤身上阵,浑身冒汗。只见宝珠、龙头、龙身在火花烟雾中上下翻飞,时隐时没,一时鞭炮声,锣鼓声,火花嘘嘘声,玩龙的人“呵火”声,人们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整个村寨成了灯、火、光的海洋……,整晚玩龙灯结束,花龙已烧得只剩下几个蔑条圈圈。待到次日下午,饱睡一上午的灯友们又赶着修补花龙,作上色彩,循着递贴的方向,一家家龙灯拜年。龙灯也有排灯引路。化灯时,也如花灯一样,请道士做堂法事,把龙烧掉,然后大家举杯痛饮,整个春节愉快而祥和。
另一种“草把龙”,用稻草绑扎而成,仍然做成几段,有头有尾,因没灯笼燃烛,只在每段龙身上遍插燃香,所以“草把龙”也叫“香龙”,整个龙灯队伍只有一个真正的灯笼,那就是排灯。玩“草把龙”的一般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村人也把草把龙叫着“娃儿龙”,有一条民间规定,“草把龙”要比花龙“大”,如“草把龙”与“花龙”狭路相逢,则“花龙”要为“草把龙”让道,待“草把龙”通过,“花龙”才上路自行……
立春节后,逢干支表的“戊日”,便不能动土,挖土,翻田。甚至屋前屋后的水沟,院坝都不能挖翻,凡是土都不能动。习俗认为不忌戊,将受冰雹袭击,一年至少要忌五戊,二月初二忌“麻雀戊”,不进山林,不砍柴,不割草,认为不忌麻雀戊,鸟要啄食庄稼;三月三日称“大戊”、“正戊”是“土皇忌日”,欲称“大戊三月三,田不犁,水不担”,此后一年一度的“戊”便忌完了,但仍有村民到正戊日要停耕一天……
三渡镇域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一轴、两带、一环、三片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一主”:城镇综合服务主中心。
“一副”:城镇综合服务副中心。
“一轴”:城镇综合发展轴。
“两带”:旅游服务发展带及农业产业发展带。
“一环”:农旅一体功能环。
“三片区”:分别为田园美景休闲区、特色生态旅游区以及旅游综合服务区……
正如三渡镇镇长王宗培曰:
云门囤者,因鬼斧神工凿其门,云遮雾绕罩其门,屯兵储粮守其门,三江交汇穿其门,故得斯名。由是观之,乃先有门、门生云、屯兵云门。此地有水上天门,第四洞天;又有雄关险隘,九瀑共鸣。集古老、神奇、壮观、秀美于一体,故千年不朽。
商周时期,“桐梓人”后裔沿乌江、赤水河流域,建氏族部落联盟鳖国和鳛国。秦一统,废鳖国,置鄨县,隶巴郡,故巴人谓之鄨国。而此地环境优美,水质上乘,多产鳖鱼,人皆自谓鳖人,鲧禹为鳖族长老,治水有功,润泽万民,上承原始社会,下启华夏文明。
时人以鳖为图腾,奉为镇国神兽,谓之三足鄨,鄨灵是也。鄨灵具龙首、凤尾、龟背、虎爪、鱼腹,背覆九宫,形状怪异。传曰鄨生九子,守护云门九景,鄨龙守龙王潭、鄨虎守云门关、鄨牛守牛塘关、鄨鱼守鱼剑坝、鄨凤守水上大天门、鄨狼守石门咀、鄨蠎守天眼地缝、鄨鹿守官盐坝、鄨马守杨木洞,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自此,神灵护佑,生机盎然,百废俱兴,八方宾客皆会于此,不亦乐乎。
时公元二O一八,乃重修云门囤。连日来,遵义鼎力重视,新蒲倾力支持,三渡全力以赴;交旅投资建设,同和规划设计,中铁组织施工,戮力攻坚,百日乃成。然鄨水三渡,云门五关,三月投五亿,九景已六成,涅槃重生,无与伦比。昨日糙物皆抹去,云门今始为君开。世人皆叹,神奇,绝美。
景亦镇,镇亦景,景镇一体;云绕门,门吞云,云门五关。湄江画廊,鸳鸯戏水,白鹭翻飞,鱼翔浅底。画舫江中过,人在画中游。启航牛塘关,巡游鸳鸯岛,越过小夔门,仰望大天门,莫不惊呼,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身临其境,宠辱偕忘,心旷神怡,沉醉不知归路。三渡,三渡,恭迎宾客光顾。
嗟夫,此生不来此,岂不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