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这个源于南斯拉夫、象征“贫穷”的地质名词,沉甸甸地压在贵州的土地上,也深深地镌刻在宋培伦的脑子里。他看到农民们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开山采石,拦河炸鱼,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忧心忡忡。他想,喀斯特地貌虽然造成地下水缺失,却打造了千奇百怪的溶岩景观。喀斯特地貌穷在石头,富也在石头。于是,他看准了贵阳市花溪区斗篷山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开发了夜郎谷生态园。
夜郎谷的每一块石头,虽然大小不一,也极不规则,却那么自然、随意,又那么牢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正是宋培伦苦苦追求的“来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艺术境界。因此,他招来当地的农民,用自己的智慧去指挥一双双勤劳的手,创建一个詹姆斯·希尔顿描写的“香格里拉”,那个想象中的人间天堂。
每天,斗篷山和思丫河谷早早的就出现一个清瘦而矮小的人影。他奔走、跋涉、攀登……饿了,采点莓子、红果或刨几个地瓜,烧几个包谷;渴了,掬一捧山泉;累了、困了,就躺在山坡上,或割一把茅草铺在岩石上睡觉。当地人一看,就揶揄地说,老宋又在寻宝了。是啊,老宋这般不畏艰辛,正是在寻找他的艺术之宝!了解老宋的人都知道他的心思,他不愿遵循固有的模式,他要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发现新东西,激发他的艺术灵感,一步步完善夜郎谷的创作。宋培伦成功了。然而,他依然每天起早摸黑,不停地奔波于夜郎谷的山山水水间,他还要不断地探寻、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作……(金良程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