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在线讯 3月8日,贵州省安顺市吉昌村举行“抬汪公”活动,上千人共同庆祝“屯堡抬汪公”。
据了解,“汪公”是屯堡人信仰的“神祇”,几乎每个屯堡人聚居的村寨都有汪公庙,对“汪公”的敬拜在屯堡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显示,“汪公”名汪华,安徽休宁人。相传在隋末唐初时,歙州闹饥荒,汪华向一将军借粮,挽救了大众生命,得到歙州人民的拥戴并世代敬拜他为神祇。一般认为,安顺屯堡的这个习俗是安徽的屯田军民从家乡带来的。现在屯堡人中,“抬汪公”习俗只有大西桥镇的鲍家屯、吉昌屯、狗场屯时兴,分别在每年正月十七、十八和十九三天举行,其他屯堡村寨只是在正月十六到汪公庙祀奉。
2014年7月,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这一民俗被认定为国家非遗。
拓展阅读:《贵州安顺屯堡古遗风“抬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