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大明味所》屯堡地戏非遗文化主题餐厅:主打安顺文化、屯堡非遗文化。旨在于更好的将安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运用并进行市场运作、实现屯堡系列菜品升级服务定制,让文化与餐饮相结合。它不仅能承载城市文化底蕴,还是城市文化的缩影与精华。
屯堡地戏非遗文化主题餐厅——大明味所,2020.5.1就要和消费者见面,文化底蕴浓厚的装修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该餐厅坐落于安顺市苗岭屯堡古镇,地处清幽、宜人的生态绿化环境中。餐厅为四合院建筑,占地约1000㎡,分上下三层,共计11个主题包房,中堂有30余张八仙桌,院内设有表演舞台、休闲区、茶室、会议室、文化产品展示区、当地土特产展示区、非遗文化体验区、体验厨房、书画室等融合了“餐饮+文化活态体验”的形式,充分展示安顺文化魅力,开创安顺非遗文化餐厅的先河。
每天晚上地戏文化表演,地戏文化表演精彩纷呈……
到店客人不仅可以亲自掌勺一展拳脚,还能看到银器、竹编等民族特色产品,听到唢呐、芦笙、唱书等传统乐调,观看地戏、山歌的现场演绎,体验木雕、蜡染等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
在保证味觉享受的同时还带来特有的主题文化氛围,让顾客在享用美食的当下真正进入到观色、闻香、品味,同时置身于地方文化的氛围中,得到餐饮+文化的体验,充分享受传统餐饮业所不具备的多元享受,得到身心的真正放松和文化的陶冶。
地戏表演工作者(郭校长 表演的秦琼-秦叔宝)说:我们的文化餐厅定位清晰,是市内性价比最高、请客最有面子、文化氛围最浓、体验最多元化、消费最大众化的餐厅,适合各种宴请、聚会、沙龙、洽谈......安顺地戏:是贵州省安顺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安顺地戏流行于安顺、平坝、惠水等市县的戏曲剧种。据传,地戏源自明清时进入贵州的军队中。每一地戏戏班专长于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杨家将》、 《岳传》等。安顺地戏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大体适应在旷野演出。演员面戴脸壳(面具),脸部蒙盖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但表演动作幅度则甚大。
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90。安顺地戏源于安顺屯堡,而安顺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据《明史·食货志》载:“明初,各镇皆有屯田,一军之田,足赡一军之用,卫所官吏俸粮,皆取给焉。”
又丘浚《大学衍义补》说:“惟我朝之制,就在卫所所在有空闲之地分军以立屯堡,俾其且耕且战。”这说明凡有卫所之处就有屯田,卫所与军屯关系密切。贵州卫所众多,明初建有二十四卫,由于运粮艰难,大军只能靠“屯种自食”。
地戏又称“跳神”,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屯堡人的身份是亦民亦兵,发生战争时拿起武器就是士兵,和平年代忙于耕种就是普通的农民。随着大明江山的日益稳固,屯堡人已习惯安逸的生活。为阻止“武事渐废”的趋势,“有识者”想出了跳神戏的办法,在跳神中演习武事,这就是地戏只演武戏,不演文戏的原因。
纂修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续修安顺府志》书稿所记史实起自清代咸丰年间,而迄于民国前期。这说明至少在清朝末期,安顺地戏的演出行头及表演形式就已经存在,沿袭至今。
2020.4.30.中午,我们一行从贵阳市兴农中学出发,到安顺市,会见了陈训华书记和宋晓路市长。返回来又去了安顺市苗岭屯堡古镇,会见了安顺市地戏协会曹松会长和郭副会长,并与
他们认真深入探讨了中国的地戏文化和傩文化。
我们从安顺市地戏协会曹松会长与郭副会长的自信幸福笑脸,体会到了地戏文化和傩文化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安顺地戏和傩文化,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人们羡慕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