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史书记载为依倨
《后汉书》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兒,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关于竹王先后在《华阳国志》卷四 南中志、《水经注》、《文献通考·四裔考》、贵州通志·前事志 卷二、《安顺府志》纪年. 牂柯夜郎二国本末、《镇宁县志》前事志等史志有同样的记载。
二、有竹王后裔
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三县(区)蒙正苗族不信神,敬奉祖宗竹王,说夜郎竹王是苗族的老祖宗;竹王偶像成了维系着一个家庭的人身依附。生需要得到竹王的庇护,死去为得到祖宗竹王的承认;因此,男性成人都要举行仪式供竹王,死时用供的竹片陪葬,有了竹片为证,到阴间祖宗才承认。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着竹王偶像。
三、有古遗址遗物
蒙正苗族古老古代就居住在镇宁自治县江龙镇、本寨镇、革利乡一带并有古遗址遗物。古遗址遗物主要在江龙镇有竹王城、竹王坟、活人坟墓群古遗址;本寨镇有远古石刻伏羲女娲社稷坛:革利乡有竹王城石刻设计图。
江龙镇一碗井关口处古代建有竹王祠,解放前每年清明节前后十里八乡的蒙正苗族都自发地前来祭供自己的祖先竹王。因此,清代举人余上泗(镇宁人)在《蛮峒竹枝词》里描述苗族地区“祭拜竹王”活动的盛况:“几重岭树夹蛮庄,妇女逢春不肯藏;闻道全村花鼓闹,背儿看赛竹三郎”。“文化大革命”被毁坏,后修路拆掉,只剩下点墙脚遗址。虽然竹王祠只剩了一点墙脚遗址,但在当地蒙正苗族中仍认为这里是祖宗竹王的魂还在,随时都有人到竹王祠遗址来烧香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