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晴隆县苗族杨永奎、杨典、杨松华、杨东岚等一行到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寻根,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金在竹王文化活动场接待。在座谈交流中,杨永奎等说:我们晴隆的苗族是从哪里迁去的,大家都不知道。常言: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人不能无祖,也不能无根据的乱认祖。我们是在网上看见,晴隆县苗族供竹祖的程序、习俗与镇宁蒙正苗族的一样,因此,我们几个商量来镇宁寻根。
杨文金说:根据史书记载和考证,夜郎竹王的根在镇宁。历史上夜郎王族大迁徙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战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南方又反,当年跟随诸葛亮南征的部将张嶷带兵再次平息牂柯郡。“平南事讫,牂柯兴古獠种复反,忠令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人,悉传诣汉中”(距今1800年)。这与蒙正苗族中的传说相符。《三国志·蜀书》卷十三《张嶷传》中记载的 “牂柯兴古獠种复反”,即夜郎王兴的后代,记载得很明白,正因为在《张嶷传》中有简短的33个字的记载,给后人研究提供了史证。
第二次是因灾荒:经考证,据《贵州通志》卷十记载: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安庄卫(今镇宁)大旱,可粒无收,民饥。公元1528年天大旱,次年灾荒,居住在镇宁的夜郎竹王后裔大多数都往外逃荒去了。我到广西隆林,云南广南等地考察竹王后裔有传说。
由镇宁迁出往各地的竹王后裔,根据《贵州通志》卷十记载:至今已近500年。
杨永奎、杨典、杨松华、杨东岚等高兴地说:这次我们到这里来寻根,知道我们是夜郎王族的后代,我们的祖宗是夜郎竹王,根在镇宁,很高兴,了却多年来的夙愿。
杨永奎、杨典、杨松华、杨东岚等到竹王祠给祖宗竹王烧香纸并庄重的举行了祭拜。
据介绍:晴隆县竹王后裔主要居住在三宝乡白鸡组、青龙组、毛草坪、黄井组、乌戛组、大干塘组、和平组等,现有部分迁住县城的阿妹戚托小镇,人口约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