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威宁中水考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水位于乌蒙山中段,东南距威宁县城约100公里,西北距云南昭通市20公里。这个贵州西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随着威宁中水考古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5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在京揭晓,威宁中水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赫章可乐遗址墓葬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我省文物遗址的第二次入围。

鸡公山遗址远景(资料)

中水考古追溯

2004年10月10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考古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来到中水,开始了历年来贵州规模最大、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他们当时并没有想到,将会在这里发现一种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逐渐拉开序幕。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主要发掘了鸡公山遗址、吴家大坪遗址、红营盘墓地和银子坛墓地等古文化遗存。揭露面积4000多平方米,清理出祭祀坑、墓葬、灰坑和房址等200余处,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石器和青铜器等文化遗物,填补了贵州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

2005年9至11月,考古队再次对中水鸡公山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并对中水盆地进行了拉网式考古调查,发现了更多的古文化遗存。

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省考古工作者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地区,先后在这里展开过近10次的考古调查。

上世纪60年代,陈默溪女士来到这里,最早发现了大河湾遗址。随后,张以容、宴祖伦等先生也到此对大河湾遗址进行过复查。

1977年冬天,省博物馆考古队的何凤桐先生在中水南端的梨园一带征集到一批当地改土时出土的青铜器,梨园战国至东汉墓地被发现。1978年和1979年,主要针对梨园墓地的两次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水成为史家研讨夜郎的一个热点。

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沉寂后,90年代中水考古重新浮出水面。

1995年,一个当地老乡将几件他发现的文物送至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考古所派出队伍再赴中水调查。装有大量碳化稻谷的两个土坑被发现,后经碳14检测,年代在距今3100年左右,成为贵州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稻谷遗存。考古队员很兴奋,认为找到了贵州最早的“粮仓”。

2002年,省考古所派遣张合荣、李飞等人前往威宁中水对吴家大坪遗址进行钻探。并对周围进行调查。经过近3周的调查和钻探,考古队发现疑似稻谷坑的遗迹在吴家大坪零零星星有上万平米的分布。这些神秘的土坑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疑惑。

全新的鸡公山文化

张合荣给记者介绍中水出土文物

在中水鸡公山遗址,发现了数百件器型完整或可修复的陶器,这在贵州古遗址的发掘中绝无仅有。陶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造型独特,组合关系固定,为其它考古学文化遗存所未见,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

根据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这个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被命名为“鸡公山文化”。

这是贵州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中首次命名一种考古学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学术意义。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对鸡公山给予特别关注,当时的重点是吴家大坪。后来,重点的不是重点,不是重点的成了重点。”考古队领队、副研究员张合荣回忆道。

2004年10月17日,鸡公山发掘的第一天,当一个个探方布好,考古队员指挥民工将表面的草皮除去后,坑壁涂抹着一层青白色膏泥,坑内填满大量炭屑和红烧土碎块的圆坑出现了。就在这个坑里,出土了将近30件陶器和石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坑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大量完整陶器陆续出土,鸡公山打乱了最初的发掘计划,张合荣与进行学术指导的四川大学教授罗二虎决定,把重点转向鸡公山。人手不够,有些考古点被迫叫停,全线支援鸡公山。

这是一次十分艰苦的田野考古。在103天的考古工作中,考古队经历了季节的交替。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了不少人的皮肤,进入冬季后,气候更是变化无常,阳光正灿烂,但转眼乌云翻滚,随即雪花飘飘。考古队员赵小帆说,有几天冷得民工都不干了。3个月下来,大家都蜕了一层皮。

在考古队的努力工作下,鸡公山整个山头慢慢地都被揭开了,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遗迹,包括不断增加的小坑,可能是房屋遗迹的“柱洞”,还有埋葬习俗独特的墓葬。

为加强考古发掘的科学性,全面收集考古信息,考古队专门从北京购置了一台水波浮选仪,在现场对所有遗迹单位的土样进行了浮选,据悉这也是贵州考古中首次使用浮选方法进行植物考古研究。经过浮选,鸡公山遗址发掘的300多个坑中,80%出土有碳化稻米,有的坑中出土量还很大,与上世纪90年代在吴家大坪遗址发现的稻谷相似。据领队张合荣介绍,稻米的放置有多种方式,有的还未脱谷连谷穗一起放入坑内,有的呈散粒放入,还有的是做成饭团后再丢入坑内,稻谷都是焚烧后残留下来的,可见当时放入的数量之大。稻米的形态异常短胖,呈椭圆形,目前还不知道这些稻谷的稻种,专门对此进行研究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赵志军博士说,这些稻米有可能是旱稻,还有可能就是云贵高原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使稻谷发生了变异,但大量稻米的出土已足以证明3000多年前的贵州高原,已经有较为发达

的稻作文明,进入了农耕社会。

12月初,考古队在鸡公山再次有了重大发现———两具扭曲变形的未成年人骨架在一个坑底部被发现,而这个坑上部则放置有大量完整器物,坑壁还有被火烧过的明显痕迹。随后,在另外几个坑里,也发现了人体骨架残部。发掘者和前来指导的考古专家都认为这些土坑与某种祭祀活动有关。

这意味着3000年前的古中水人已经有了自己较为系统的宗教信仰。

位于山顶的祭祀遗址在中国考古发现中极为少见,这种大规模的山顶祭祀坑在西南还是首次发现。远古的中水人为什么选择在山顶进行祭祀?是不是为了与天神能够更加亲密地交流和接触?或是祈求农业更加丰收,人丁更加兴旺?

 夜郎文化的源头?

鸡公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贵州商周时期考古的空白。这次考古发现将成为拨开夜郎国千年迷雾的突破口。

从鸡公山时代下延约1000年,历史进入文献记载中的夜郎时期。在距今3000多年到2000年的过去时光里,中水先后出现了以鸡公山遗址、红营盘墓地和银子坛墓地为代表的三种面貌不尽一致的文化类型。

粗略估计,鸡公山时代存在于距今3000年左右,为中原纪年的商周之际,这个时期,云贵高原可能刚刚步入青铜时代。红营盘时代的居民大约生活于公元前600~400年的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银子坛时代的居民生活于前400年至公元前后的战国中期至东汉初年,这个时段刚好可以和文献记载中的夜郎对应。

对于中水遗址能高票入选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队领队、副研究员张合荣说关键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且时代延续性强,中水遗址所包含的鸡公山、红营盘、银子坛三个类型的遗存不仅在时间上早晚可相互衔接,而且还具有密切的演变关系,科研价值大,可以初步建立贵州西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序列。

据张合荣介绍,鸡公山时代,青铜器开始在黔西北地区发端。而在相隔大约500年后的红营盘时代,青铜器已经较为流行,死者普遍佩戴青铜装饰品和武器。而在陶器制作上,两者已经风格迥异。所出青铜钺则显系中原之物,而另一部分则有鲜明的地方色彩。银子坛墓地代表的是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高潮时期。陶器所呈现的面貌,又与红营盘不同。张合荣说陶器这种易碎品对考古研究来说,意义最大。因为它不像青铜器等金属器能长期保存,或被交流到各地。陶器由于易碎,使用周期短,经常发生变异,又因为它不易运输和携带,一般都在当地生产,更有地域性,所以它常成为考古学者研究古代文化的标准器物。

此次发掘在鸡公山发现的陶器,与被认为是夜郎文化的典型器物的中水汉墓群出土陶器间,既存在时间上的早晚关系,又存在着相互联系。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鸡公山文化,有可能是夜郎文化的一个源头。

而张合荣的助手李飞认为,从鸡公山到银子坛时代的居民们,一直恪守不变的是,对身体进行精雕细琢的装饰习惯。考古发现表明西南夷地区装饰之风皆颇盛,而类似的装饰在巴蜀文化的墓地里并不多见。这是这个人群源自云贵高原的一个例证。

省考古所所长王红光研究员介绍,中水是目前贵州境内发现古文化遗存最丰富之地,考古远还没有结束,为了将整个遗址的文化内涵搞清,根据国家文物局指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着手编制长期规划,将对其进行多次发掘。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金黔在线:姚曼 兰岚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6-05-2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