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开幽谷香
2007年9月,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2008年3月,百里杜鹃被评为3A级景区;2010年12月,被评为4A级景区;2013年10月,成功升级为5A级景区,百里杜鹃创造了令人钦佩的“百米冲刺的速度”。
“景区成功升级5A,除了旅游资源唯一、体制机制创新外,更离不开全区工作人员‘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百里杜鹃精神。”百里杜鹃景区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自身如是评价。
回忆申创5A之初的情形,百里杜鹃景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世军颇有感触。他说,“百里杜鹃可谓是‘白手起家’,经济社会基础非常薄弱。”当时,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百里杜鹃党工委书记黄家耀来到百里杜鹃时,仅带着地区财政拨付的80万元,在毕节洪山宾馆举行了一个简单仪式,百里杜鹃管理区就算诞生了。而70名员工挤在仅有的一幢林业部门遗留下来的两层管理房,就捋起袖子开始干了。
经过6年多的艰辛付出,景区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旅游软件、硬件设施也都大为改观。尤其在外部交通上,伴随着杭瑞高速遵毕公路的开通、毕节飞雄机场的通航,百里杜鹃真正具备了迎接海内外游客的通达条件。在内部环境上,毕节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大部分村组通水泥路,花区农户基本实现了连户路和院坝“两个硬化”;新建了一批游步道、观光车道、大型停车场、观景设施和游客休息设施,全面改造了景区民居,并重点打造了一批风情小镇、民族新村。
6年多的时间,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由2007年的0.2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0.38亿元,增长了143.6倍,年均增速达120.5%。2013年,景区共接待游客325.02万人次,超过不少老牌景区。
百里花海惹人醉
“面对汹涌而来的游客,我们很高兴。这说明我们景区资源稀缺,有吸引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压力。”景区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晋级5A行列,但景区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旅游、酒店业稀少等一系列问题也须正视。
目前,百里杜鹃景区的花海文化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景区以花海文化城为依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水西博驿度假酒店、百里杜鹃假日酒店等一大批高星级酒店,生态休闲度假公园等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已落地建设,此区域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大幅提升,而景区的转型升级、提级扩容,也将会给游客营造一个便捷、轻松、愉悦的度假旅游环境。
据了解,自2012年起,百里杜鹃景区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纲领,编制了《百里杜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针对旅游交通、旅游精品建设、生态旅游建设、旅游特色风貌村镇等十大方面,110个项目,共投资400亿元,完善景区功能,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恢复、保护生态,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景区充分利用独特的原生杜鹃花海风光,依托优良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等资源优势,融合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突出生态特色和黔西北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精心组织实施了景区景点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建立了桥头、附源、永兴等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式发展向片区式发展的转变,由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实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同时,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候优势,百里杜鹃景区推出国际杜鹃花节、美丽乡村生态避暑体验游、国际彝族火把节、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和避暑季等系列活动,向海内外游客充分展示景区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养生避暑资源的独特魅力,实现由观花旅游到生态旅游、避暑旅游、度假旅游的转变,逐步改变单纯季节性观花旅游格局。
目前,春观花、夏避暑、秋风情、冬赏雪的精品旅游产品日臻成熟,“杜鹃王国、清凉世界”旅游品牌形象迅速凸显。经历了创5A景区的华丽蜕变,一个独具特色的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正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