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记录——
千岁衢古驿道 马蹄印里的世事沧桑
古驿道修建地原名“落气坡”,意为翻越此山极难,令人魂欲断,气欲绝。明朝嘉靖年间由贵州宣慰使安万铨捐银300两修建。驿道修好,险道变通途。水西民众“喜今日往来之便,免昔日攀岩之苦”,“过者,相与仰天祈公寿,愿公千岁!”故名千岁衢。
古驿道的修建极大方便了周边民众,据当地百姓介绍,当时以牛场周文仟为代表马帮,浩浩荡荡上百人,人背马驼,一方面从四川驼盐巴等生活物资进入大方县周边,另一方面也从大方县等地驼茶、煤等资源运输至外省,为大方县周边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今,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黔贵大地苍翠的丛林里早已没有了蹄蹄嗒的马蹄声。今天通过行者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寻访,那古驿道上近10公分深的马蹄印和被马踩过的光滑的石梯,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响彻悬崖断壁之间的马铃声和吆喝声,也仿佛看到当时马帮队伍的庞大和走这条路的热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