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的突然降临,给中国旅游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的概念,从而为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创造条件。
一、推进旅游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旅游业“朝阳产业”的特征已经深入人心,中央和许多地方都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掀起了加快发展旅游的高潮。旅游业“动力产业”的特征也逐步树立,旅游业综合经济和社会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旅游业已经成为刺激内需、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国际产业”的特征已经广为认知,但这次非典冲击强化了这一概念。旅游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这次非典冲击表明,除了产业经营领域开放、实现国际化之外,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的国际协作机制,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旅游业国际化进程的重点。同时,非典事件也提醒我们,要实施“旅游业危机管理”,要探索经验供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因为流行病是经常发生的,出现以后怎么办?危机管理模式非常重要。要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平常时期和特殊时期两套运行机制,要求在特殊时期政府对这一产业实施政策援助。对旅游企业和地方而言,发展旅游也要有风险意识,在制定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时,不要忘记考虑“危机管理”,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机制上的能力。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业是“敏感”产业,但不等于“脆弱”产业,因为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旅游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是很大的,非典虽然会使一些骨干流向其它产业,但总归是要回流的。因为旅游业人才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在旅游行业是得到发挥的。而在其它产业,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机会。
二、抓住潜在机遇,推进中国旅游实现“四个提升”
非典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冲击,进一步凸现了旅游经济的“四个软肋”:一是旅游行业的敏感性,建立安全运行机制十分重要;二是休假制度和旅游的弊端进一步显现;三是旅游企业的散小弱问题;四是产品结构急待升级。
非典是一次冲击,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加快调整的机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旅游经济的一次“软着陆”。充分利用非典的“挤出效应”,加快旅游业配套改革,把多年来需要做但还没有做的事情做好,实现四个提升。
1.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基础,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业加强了对非典的防治,要求清洁旅游环境,消除卫生隐患,创造一个游客放心的旅游环境。以此为契机,有利于全面提高旅游行业的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安全、卫生保障等方面的建设。这将为我国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2.推进新旅游观念形成,加快新产品建设和结构升级非典将让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旅游心理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旅游观念和方式,对培育新的旅游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些变化将有助于小康旅游的形成,催生新的旅游观念和休假制度改革。
3.推动旅游企业重组,提升旅游企业素质与竞争力小、散、弱、差,经营集中化程度低,这是我国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重要原因。非典冲击将有助于推动旅游企业的集中化进程,提高行业竞争力。
抗击非典不能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考虑制定促进结构调整策略来夯实发展基础,调整当前工作重点,增强旅游企业抵抗非典冲击的能力。
4.推进与世界的接轨,迅速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非典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这要求我们必须放到全球的高度去思考,加快推进与世界接轨。这次危机拉近了中国旅游与世界的距离,促进了合作,有助于中国根据旅游业的内在要求及加入wto后的形势,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以提高产业运行质量为标准,培育带动性强、效益明显、规模经营的产业链,提高我国旅游企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积极谋划,重振旅游业制定应对非典的政策,要立足应急,着眼长期。既要研究对旅游企业进行输血援助,使企业渡过难关,又要研究如何推动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业上台阶,还要研究非典后如何启动市场,如何与国际社会合作和争取援助。
1.短期策略:救市非典重创的旅游企业急需救助。救助的方向主要是国家财政支援与利用市场资源。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支持。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渠道救急,向企业紧急“输血”,特别是职工工资和流动资金方面,要提供适当的低保金,至少为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提供贴息,以使企业能够开门运转。第二是减负。减负首先是国家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企业的各种税费负担。减负的主要内容是各项行政事业收费,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类经营税种。其次是动用市场资源,通过企业与银行间的债务重整,延展企业债务,减轻经营压力,确保旅游企业经营运转的能力。
2.中期策略:刺激需求,做大市场在非典疫情过后,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短时期内尽快启动市场,振兴市场,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在恢复市场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需求能力跃升快,消费能力比较集中,有可能在低迷一段时间之后以突然爆发的形式猛然增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使旅游消费成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恢复发展只是一个短期命题。在恢复发展之后我们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非典型压抑之后的爆发点。所以,在振兴市场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井喷式的需求所造成的市场振荡,要避免市场需求的大起大落,在稳定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的平稳回升。鼓励旅游消费要从激励和调节流量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政府补贴、强制安排旅游休闲时间等项措施,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成现实的市场需求,使我国的旅游市场在短时期内复苏振兴。同时,要避免峰值消费对旅游市场的冲击,最大限度规避小康短缺,合理安排旅游消费时段,通过不同季节的价格调节旅游者出游的时间,尽可能均衡全年的旅游市场需求。
从当前比较可行的角度来看,应当尽快出台鼓励旅游消费的旅游消费政策和调节旅游市场峰值的国民旅游计划。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考虑在几年内,对于确有困难的地区和企业实行国家补助计划。即在淡季时由国家补贴一部分房价的价差,吸引社会团体、离退休等消费群体,动用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的力量,组织淡季旅游,平抑市场峰值。
3.长期策略:完善制度,建立旅游企业健康运行的市场秩序应利用非典之后市场振兴的时机,顺应旅游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健全行业自律组织,将旅游发展的各个要素纳入相应的行业管理范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长期任务。要规范各类旅游经营单位的行为,同时,加强各类行业管理协会的建章立制的工作,用制度化的程序规范企业的非制度化的行为。要防止企业的恶性削价竞争,防止恶性削价竞争所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从而保证旅游需求的有序增长,最终保证旅游企业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