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中国大陆秘书长任和昕不久前在贵州省第二届乡村旅游论坛上说,旅游开发近几年来席卷全国,形成了一场“旅游运动”,很多地方对旅游发展,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验上都没有准备,完全是叶公好龙、盲目跟风。“旅游运动”的结果就是加剧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破坏。
比如,一讲旅游开发,许多地方就把国内一些开发得较为成功的景区、景点作为“典范”,不假思索地学习其经验,模仿其做法。在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些地方搞“三线下埋”,结果埋掉了踩踏几百年的古街,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一些地方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民间的资源不去用,而是组建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这种学习要谨慎,一方面各地的发展时机和资源基础不同,另一方面,一些“成功作法”未必是先进的、可行的。
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史继忠说,长期以来,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认为应当是 “原汁原味”,另一种则是“随意模仿”。而实际上,要做到“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必须依时而进,在保持原有风格、韵味、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升华,有新的内容和好的表现形式,但绝对不脱离原有基调。而“随意模仿”,把不属于本民族的东西硬搬过来,甚至把它“西化”“洋化”,结果成了“四不像”,毫无“本色”。
任和昕认为,大部分的民族村寨,本来就已经是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景区,只需要在进入的道路、安全保障、卫生条件等方面作一些改善就可以满足外来者的需要,并不需要大量的基建投资。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就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