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三年必涨”似乎成了惯例。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从年初至此,国内各地的“涨价声”一直不断,专家们认为,旅游盈利模式不改,涨价难以杜绝。
武汉春秋国旅总经理齐心看来,这显示我国大部分景区依旧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旅游六要素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还有许多未激发的增长点。“若一味提高门票收入,抑制了其他旅游收入的市场培育,就会陷入门票不断喊涨的怪圈”。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称,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在地方政府,而景区收益往往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关联,这使得景区和地方政府都难抑涨价冲动。如果旅游业经营模式不变,短期内很难平易门票价格。
专家们一致建议,需要通过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好消息是,最快年底出台的《旅游法》已考虑在列,草案中规定“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遏制部分景区门票涨价过高趋势”。武大旅行社总经理陈雪岚表示,“《旅游法》对行业能起到约束作用,但扭转门票经济,还是要依靠旅游产品多种模式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