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梭戛苗族没有文字,他们的记忆和传统只能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根据苗寨老人的回忆,他们的先人迁到现在居住的山区时大概是在清朝初年。当时,平西王吴三桂奉命“讨剿”水西彝族宣慰使安坤(今黔西、大方一带)。清军打败水西后,许多依附于安氏的苗族群众四处逃难,其中一部分人躲到了今天的织金、郎岱的森林中,这部分藏于密林之中安身立命的苗人也因此被称为“菁苗”。到20世纪,“菁苗”开始逐渐聚居,最终形成了12个相当规模的村寨,他们将村寨建在高山密林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直至50年代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后才被重新发现。为了哄吓、迷惑林子里的野兽,他们头上便戴上了奇特的头饰,这种头饰先是在头发中扎上牛角样的木板,然后用麻线、毛线、头发等盘结而成,发髻重达2至4公斤,如今这种头饰成了这个苗族村寨的标志。过去,村寨里无论男女都佩戴这种头饰,近年来,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男子已经不戴长角了,这种传统的盘头盛装被女人们保留下来用于参加重大节日。
梭戛苗族节日中有特色的有跳花坡、祭树节、祭山节及耗子粑节。节日里,苗族的三眼箫、口弦、木叶、唢呐、芦笙、牛角等共同构建展示着奇异苗裔的音乐艺术体系。每年正月初十为盛大的跳花坡日,花坡场中央栽插一棵花树,青年男女围绕花树吹芦笙、跳舞,到坡上对歌,歌为媒,舞传情,恋爱人生。苗寨中大小事宜,自有寨老、寨主、鬼师这类自然领袖作主,内外纠纷、婚配丧事、行医算命……事无具细,各司其职,条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