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变脸”需融合地域性和创意
长沙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马昕表示,世界著名景点的旅游纪念品深受中国游客追捧,而其中90%都是“中国制造”。相反在国内,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旅游纪念品许多都是类似模子做出来的塑料制品,这些商品显然不能被称作旅游纪念品,因为没有任何纪念价值。
“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族、民俗特色。同样是苗族,因为气候、物产不一样,在海南的苗族和在湖南的苗族生产的纪念品就不一样。设计者只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应该可以设计出万花筒式的旅游商品。”马昕说。
有专家表示,要突出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性”,还必须保持旅游纪念品所传递文化信息的确切性,而目前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纪念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紊乱,比如在西北的许多景区景点游客还能买到蓝印花布这一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此外,一些粗制滥造的纪念品也会让旅游者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读。
旅游纪念品市场“钱景”有待挖掘
今年10月1日生效的新旅游法从法律层面上重拳治理“强制购物”等困扰旅游行业多年的“顽疾”。如何从“强制掏钱”变为吸引消费者“主动掏钱”,成为旅游商品生产者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