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游
“到了景区,只见人流不见风景。”这是大部分游客在“黄金周”出行的经历。靠“智慧”,旅游就没那么“痛苦”。
在省旅游局,记者见到了游客流量动态监控系统上的普陀山景区。“梵音洞”上有一个图像箭头,上面标示着实时监控人数、饱和人数以及承载量状态。“景区管理人员从电脑屏幕上很快得知实时数据,并采取相应措施。”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这个动态监控系统基于移动网络定位、门禁实时出入园统计,引导多功能、多层次,快速、高效的游客流动。”
2013年10月3日下午,溪口雪窦山景区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马上采取了暂停游客上山措施,通过信息预警发布、工作人员引导等措施,防止了山上景区出现拥堵乱现象。
不仅是景区“智慧”起来了,饭店同样可以招揽到很高的人气。“景区和饭店其实采用的都是大数据分析管理,饭店对用过餐的客人们进行口味的记录,消费习惯的分析等,一样能提升服务的智能程度,招揽到不少回头客。”
“智慧旅游”要做的,不仅是“一卡玩遍、一机玩转、一键办完”,更为重要的是,探险旅游者遇险时可通过终端迅速找到最近的避难所、急救站等,方便救援力量迅速确定遇险游客位置,实施有效救援。“目前这一方面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和国外比仍有差距。”省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称。
谋变个性化
“游客在哪儿?”回答是,游客在网上。
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在这一波互联网大潮中,感受到了危机。线下交易虽在进行,线上营销也是动作频频。携程庞大的交易额已让国内众多旅行社岌岌可危。“很多旅行社企业老总很焦虑,想做电子商务,但做了电子商务,没几个是成功的。”业内人士称。
指尖上的旅游带来的冲击,旅行社过去依靠信息不对称的盈利模式已被彻底颠覆。“网上随便就能查到一个景点的门票价格,饭店价格,机票更不用说,太透明了。”杭州一位旅行社经理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接了更多的“小包”团,转做“私人定制”。“前期做好规划,中期做好服务,后期做好跟踪。也许未来的盈利模式就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上,数据为王。”
具有竞争性的是,能提供“私人定制”的不仅仅是旅行社,景区也同样能做到。西溪湿地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为游客制定专属行程并不复杂。首先,用户会在系统中选择自己的旅行时间、游玩天数、旅游偏好几个选项、酒店(可以设定星级标准)、交通(主要包括公共交通、步行与出租车)。其次,用户需要确定游玩景点。最后,系统将为游客呈现图形化的行程计划,包括每一天的行程计划、每一部分花费的时间、费用,更人性化的是,游客还可以选择通过pdf、邮件、打印的方式保存与分享攻略。在游玩过程中,系统则可以自主导航、进行最优路径规划、根据定位提供导游讲解。
“也许差异化竞争是眼前唯一的路。”对于指尖上带来的这一冲击波,杭州另一家旅行社老总给的答案很明确,“保姆式服务就是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