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景区频涨价
推手是谁?
据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资源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但实际上由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管理,行政部门既是风景资源的所有者和监护者,又是风景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特别是世界级、国家级的景区,往往由省、市、县地方政府直接管辖,景区管委会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因此,地方政府所得与景区旅游经营收入通常都息息相关。
专家:门票收入是“唐僧肉”
广东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长庄伟光表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且在国家投入开发资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有些民资和外资通过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合作开发等方式逐步介入景区的经营市场,急于短期快速攫利,这是我国部分景区门票过高、收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而门票和其他旅游经营收入往往又成为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景区门票成为当地的“唐僧肉”,地方政府的默许、推动和保驾,景区门票提价才能够不顾上级文件或舆论压力通行无阻。
景区:入不敷出无奈涨价
丹霞山门票涨价的消息引来不少网友非议,丹霞山旅游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彬表示,景区目前还是沿用2004年的门票价格,但景区的设施要完善,加上仅用于申遗和创建5A就投入了1.5亿元,虽然政府支持,但资金缺口仍非常大,现在每年需要向银行偿还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本息,再加上景区完善新景点也花了不少钱,因此寄望于门票收入用于弥补经营成本。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景区经营者告诉记者,景区门票上涨还有其他催发性因素,如物价上涨、员工提高工薪,景区建设与经营成本提高,当然也存在跟风因素,如5A、4A级景区之间互相攀比。
业内人士:外地游客被“代表”
业内人士质疑,名山大川景区涨价,难道没有物价部门监管?《价格法》规定“经营权属于政府、带有公益性质的景区,价格调整需要召开包括消费者、经营者在内的价格听证会,且保证听证人员有1/3是消费者”,但据透露,现行的景区听证机制中本地听证者居多,较服从当地的利益,作为涨价中可能受影响最大的外地游客则“被代表”了。
游客:游名山大川性价比太差
计划下个月带家人去九寨沟旅游的游客陈先生表示,下个月他打算带父母去游九寨沟,刚好是旺季,单是门票加接驳车就要花900多元,陈先生感慨:“门票负担是在太重了!”在旅行社工作的张小姐认为,名山大川的名气大,即便是门票再高,也不愁没客,但如此高的门票让人觉得性价比太低,要不是心有向往,实在是太不值得了。曾经去过张家界的范女士则曾经有过在景区餐厅吃饭要用抢的,厕所太脏男女混用,为搭缆车要排队等两小时的“痛苦回忆”,她质疑景区既然收了每人248元这么贵的门票,为何不能把像厕所、餐厅这样的基础设施做好?
呼吁
改变此类景区运营模式
需要研究并着力解决的是景区综合运营模式问题,以解决景区门票收入与景点周边区域综合服务收入归属不同利益主体,从而导致景区缺乏综合业态回报的矛盾,建议通过景区前期设计实现整个旅游区域的综合开发目标,将景区打造成一个综合体系,开发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增强旅游软件设施,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此形成有效的景区多样化经营体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不只是只盯着门票这块“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