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旅游高峰期,国内旅游景点票价的暴涨以及景区的拥挤,让国内游的性价比大打折扣。今年的“十一”黄金周,相较于频遭“吐槽”的国内游,出境游更受追捧。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国内游客出境游同比增长8倍,出游人数占总出行人数一半。
1、“中国的国庆,已变成国际化的国庆”
“国庆期间的朋友圈,几个朋友在欧洲,几个朋友在日韩,几个朋友在美国,还有各种海岛游。”说到国庆假期,市民向女士表示,今年她身边不少朋友、同事都选择了出境游,每天看朋友圈就能看到世界各地风貌。
向女士今年国庆也选择了出境游,目的地是泰国一个不太火的小镇——华欣。“连续三年国庆我都是在泰国度过的,第一年是去苏梅岛,第二年去清迈,今年则选了华欣。”
而旅游达人袁敏和几个朋友则选择了日本自由行。袁敏告诉记者,他们游玩的路线是综合网上多个日本旅游攻略后制定的,机票、酒店、签证、接送机、租车以及景点门票等都是在旅游网站预订的。
记者浏览各大旅游网站发现,除提供团队游产品外,预订机票、酒店、门票等产品也成为这些网站的主要业务。如针对日本游,不少网站都提供了包括机票、酒店、民宿、接送机、当地一日游、门票等一站式服务。
“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旅游还主要依托于旅行社,报团出游是普遍的旅游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旅游平台已成为人们制订旅游路线的主要途径。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满足了现代旅游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中国人的旅游方式带来了‘新变革’。”重庆旅游专家罗兹柏说。
如火如荼的出境游带来持续攀升的跨境消费金额,也令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艳羡。据统计,2013年我国以近1亿人次出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达到1287亿美元,超出其他任何国家。
鉴于中国游客强大的消费能力,国庆期间,“如何迎合中国激增的出境游客”成为各国热衷的话题,不少国家更是绞尽脑汁吸引中国游客。
在首尔明洞,随处可见“欢迎光临”、“顾客为主服务”等中文标语,且每一家店面几乎都用中文标注商品的优惠信息,并有懂中文的店员迎接中国游客;在日本,哈都巴士(Hatobus)增加了赴富士山和箱根的中文服务路线,许多当地酒店也专门放置中文宣传册;在英国,高端奢侈品门店基本都配备了会说汉语的导购人员,有些商场还接受人民币消费;在美国旧金山,部分商家在“十一”推出专门的一对一中文服务,并将一些化妆品和鞋子的介绍用中文标示;在德国,知名连锁百货在慕尼黑打出“十一黄金周,金秋欢乐购”的广告……
“中国的国庆已成为世界的店庆、国际化的国庆。”多次走出国门的市民吕先生深有体会。“10年前,在国外听到一句‘你好’都要兴奋半天,而现在,中文服务已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