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景区为何重申报、轻管理?
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说,自《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实施以来,全国还没有一个5A级景区资格遭到取消。此次国家旅游局取消山海关景区的资格可谓是开了先河,成为里程碑式的事件,也说明对具有资质的旅游景区实行动态管理进入常态。未来具有资质的旅游景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因此不能抱着侥幸心理,降低服务和管理水准。
从被取消或被严重警告景区的紧张态度,能看出5A景区这一“金字招牌”的重要程度,也揭示出一些景区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教授龚箭等人表示,景区资质是检验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5A级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最高评定标准,官方对它的评定有严格程序。由于有政府公信力做担保,这些年5A级景区在游客量和收入等方面都直接受益,对于所在地区旅游形象也有提升。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国庆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比2014年国庆节增长10.7%。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说,随着越来越多人将旅游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这对景区旅游接待能力、服务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5A景区在申报前存在突击式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准,而评上以后就放松了管理,导致维护管理缺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龚箭认为,景区重申报、轻管理的重要原因在于对退出机制抱侥幸心理,一些景区在人力、物力投入上省一笔是一笔,在景区客流量控制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在交通、卫生、接待量等标准上已达不到自身资质的要求。
“此次国家旅游局通过摘牌、警告等手段督促景区,释放了明确信号:景区资质的评定不是一劳永逸,‘重评定、轻管理’的发展方式行不通,景区应始终坚持以游客为本,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王衍用说。
摘牌只是开端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国家旅游局的这次处理决定,给全国旅游市场敲响了警钟。从长期看,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市场治理不能只依靠摘牌、警告。
他说:“目前景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流量控制问题,应逐步探索景区门票预约制度,促进游客有序流动。”
改善景区收入结构、降低门票在景区收入中的比例也需要得到解决。戴斌认为,要减少景区对门票的过度依赖,让景区收入多元化,如开发景区外围休闲度假设施,吸引客人多停留,促进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和非直观消费。同时,要对景区实行分位管理,对自然资源景区和具有公共属性的景区门票价格进行重点监管,对于通过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发展起来的景区,即常说的主题公园,应放开放价格,发挥市场竞争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应增加旅游资源供给量,让景区门票价格等达到市场均衡的效果,从长期看,应引导更多居民进行休闲活动,稳步提升休闲度假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