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贵阳“人财”双第一
日前,省假日办公布了今年“五一”黄金周全省接待情况统计结果,节日期间贵阳市共接待游客138.33万人次,同比增长25.22%,占全省的22.53%;旅游总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54.16%,占全省的21.44%。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位居全国第一,人多、收入多成为本个黄金周的一大特点。
“五一”期间,贵阳市旅游节庆活动缤彩纷呈,气氛和谐。2007贵阳南明旅游商品暨美食节接待游客3万余人,“盛装贵州·多彩贵州”首届亚洲时尚大典在举办,香纸沟“布依堂火”晚会吸引2000多名游客,白云牡丹花展引客2万余人次……全市各区、市(县)推出了近20项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处处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各处节庆活动已日渐成为吸引游客的主搭产品。据统计,开阳县禾丰乡“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文化节就接待游客4万人次,修文县六广河民间特技艺术接待游客3000多人。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夺冠”关键
贵阳市旅游局局长胡晓刚介绍,近年来,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加快贵阳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酒店、景区接待设施、旅游项目、交通等硬件设施的完善,及导游队伍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是旅游服务接待的根本。
目前,贵阳市旅行社达92家,其中国际社13家,年接待人数比去年增长20%以上。贵阳市有星级酒店72家(含纳入市旅游局行业管理的涉外定点饭店),床位数14600多个。全市宾馆饭店年综合入住率达到80%,比上年提高5%以上。同时,贵阳旅游交通运输业也快速发展,06年全市旅游客运车辆迅速增加,现已达700余辆。接待设施为贵阳旅游接待提供了根本保障及后续发展。
此外,贵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现有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经验,在全市选择36个行政村,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开展休闲游及农业生态观光游。今年,贵阳市旅游局给全市各区市县115家乡村旅舍“戴花”,真正让客人住下来,实现城乡互动,真正实现城乡和谐。据了解,“五一”黄金周期间贵阳市城郊游累计接待的23.6万人次,城郊游成为旅游黄金地带。
贵阳“城市名片”打响了
2006年,贵阳市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深入挖掘和发现贵阳的城市文化积淀,进一步寻找和确立了贵阳的文化标识,对内凝聚了民心,对外树立了形象,全面地打造了贵阳市的城市形象。尤其是大赛成果“中国避暑之都”的称誉,凸显了贵阳市作为西部高原生态城市的特点和优势,为林城贵阳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继“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后,今年,贵阳市进一步整合各种外宣资源,有效开展对外宣传促销活动,展示城市美好形象。充分延续“森林之城魅力贵阳”城市形象品牌的基础上,重点向外界力推最能代表贵阳特色的“适宜居住、适宜创业”城市功能,打造独有的、能够持之以恒推广的贵阳城市品牌,围绕“避暑”再次浓墨重彩推出了“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在活动初期的城市标识征集赛中,就从全国3/5城市投来样稿,引起全国关注。
黄金周期间,贵阳吸引众多避暑游客,全市70多家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72.79%,筑城兴起的百余套短租公寓住进了外地休闲、避暑游客。贵阳新八景、特色风味小吃人气旺盛。同时,“多彩贵州风”劲吹,全市各赛区民族舞蹈大赛及歌舞表演成为黄金周期间一大看点,为森林之城聚拢了不少客源。
2007年3月31日,作为贵阳避暑节系列活动的“贵阳乡村体验游”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市民参与的旅游活动,为黄金周提前预热。
贵阳成为两个中心
贵阳市旅游局方随洪副局长表示,长期以来,贵阳以快速发展的航空及公路网络作为游客入黔的主要口岸及旅游聚散地,大量的入黔游客,为贵阳旅游各行各业带来了经济增长点,各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全省有90%导游、90%的车队,80%的宾馆,一半以上的旅行社集中在贵阳,去年在往我省重要景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年输送游客人数排名中,贵阳市有9家进入前10名。随着旅游配套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旅游信息化建设,贵阳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贵州旅游的服务中心。
“五一”黄金周,贵阳黔灵公园以接待游客44.66万人次,位居全省景区接待量第一位。此外,贵阳花溪公园、红枫湖、天河潭也位居全省景区接待量前十位。“森林之城,休闲胜地”、“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品牌旅游效应得以发挥,贵阳已具备成为我省旅游接待中心的条件,成为我省旅游接待及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