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地处中国大西南的贵州省贵阳市千山披绿,万木葱茏,气候宜人,多彩贵州的省会--爽爽的贵阳,引得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曾经的贵阳,由于长期发展滞后,千山阻隔,鲜为人知。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贵阳率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几年来,围绕这一目标,贵阳准确把握定位,发挥独有比较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文明城市创建,锐意进取,埋头实干,渐次破题。
这是一座西部欠发达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也为中国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宝贵启示。
"远去了,浑浊的天空;远去了,难熬的热浪;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黔灵山风吹过阵阵阴凉;绿绿的贵阳,爽爽的贵阳,感受着你的气息,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一曲《爽爽的贵阳》,已成贵阳的城市名片。
然而,歌中所唱到的"惬意的天堂",曾长期面临难言的尴尬:封闭的交通,欠发达的经济,与其他发达地区逐渐拉大的差距……面对各地加快发展的竞争压力,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阳市委、市政府通过对市情的再分析、再认识,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一是气候凉爽。贵阳夏季平均气温仅24℃,相对湿度在78%左右,风速多在每秒3米以下,不湿不燥,温凉可人。
二是空气清爽。贵阳雨水充沛,市区周边湖泊众多,拥有145.6万亩的环城林带像"绿肺"一样,过滤城市空气,森林覆盖率近42%,是"天然大空调",更是"自然大氧吧"。
三是生活舒爽。贵阳地处北纬26度,海拔适中,是全国乃至全球紫外线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沙尘暴天数为零,一年中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好的天数346天,占全年的95%,最宜人居。
找准了比较优势,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构想随之确立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