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个城市的风貌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外部形态上,更体现在历史积淀和文化血脉的精神内核上。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必须格外重视传承文化。
阳明文化,无疑是我省文化的一大瑰宝,修文、黔西在传承阳明文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成为这两个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手段。
我们看见,修文和黔西在传承阳明文化时,从主动转变发展观念,到科学规划、务实行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让自己不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修文县阳明洞旁演绎传奇
阳春3月,万物复苏。修文县龙场镇栖霞山上林木葱郁,生机盎然,仿佛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
5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通往乌蒙山区水西彝族诸部的“九驿”之首驿;在当时,可谓蛇虺遍地,瘴疠流行,环境险恶;但它却是心性学大师王阳明“悟道”的地方。现在,这里正在建设“中国阳明文化园”,她将成为中国国土上的一处不可替代的阳明文化旅游胜地。
阳明文化
修文曾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明洪武十九年(1384年),水西彝族土司奢香夫人在此设驿站,名为龙场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设置修文县,取“偃武修文”之意。时龙场驿隶属修文县。
明正德三年(1508年),一位37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沿着古驿道颠沛流离地来到龙场驿。他就是遭到朝廷贬谪的王阳明先生。
王阳明到达龙场驿之后,驿站破损不堪,无法居住,便在不远的草棘丛中搭了一间极其简陋的草庵栖身,并写下《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诗文。附近有一处偏岩洞,王阳明困居时在这里玩索《易经》而有得,并写下《玩易窝记》,后此地被命名为“玩易窝”。
1508年秋季,王阳明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移居至龙场驿东北约3里的栖霞山腰之“东洞”。此洞宽敞明亮,王阳明在洞内深得孔、颜之乐,后即又改东洞名为“阳明小洞天”。在此居住期间,回忆玩索历代儒家之道,参悟古今之理、世道人心,终于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学术精髓,为后来的王学体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中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4月17日,记者来到修文县阳明洞。“阳明洞”洞口呈半月形,洞高约3.2米,宽约7米,洞内约有200平方米左右。洞里四周石壁上随处可见隐隐约约的字迹。有的字迹已经被岁月磨损,变得模糊不清,有的字迹却清晰可见。据介绍,阳明洞现存摩崖石刻43幅,镌刻时间从明代万历年间一直到中华民国。
一幅明万历十六年由张晶山书写的石刻,让记者印象深刻,“师儒久仙化,小洞尚东风,旧榻苔莓合,遗风气势雄。良知真悟觉,遗爱此邦隆。正学超濂洛,千年仰圣功。”反映了“阳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龙场悟道”期间,王阳明在当地苗族彝族等乡民的帮助下,创建了龙冈书院讲授心学,吸引大量当地民众前来聆听。王阳明在龙冈书院不知疲倦地“讲学布道”,深得当地诸生的敬服。王阳明离开龙场后,当地苗彝诸乡民把栖霞山奉为圣地,大家相约从此不在山上放牧采樵。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伴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阳明文化愈加深入人心,研究、创新、传承源源不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贵州代表团活动时指出:“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
去年9月,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参观考察阳明洞时说:“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贵州的宝贝,要用好这个资源……。”
“龙场悟道”已然成为中国稀有的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创新精神。阳明文化在当代仍将继续演绎一出出传奇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