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地方70年发展成就系列发布活动第一场,介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如今,贵阳市经济总量实现了“一天”等于“一年”的辉煌巨变,实体经济实现了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的历史飞跃,“爽爽贵阳”代替了“酸雨城市”,交通建设天堑变通途,已成为西部地区新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及避暑旅游胜地。
据介绍,1949年贵阳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67万元(当年价),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年的经济总量也仅有10.77亿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18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3798.45亿元,一天的经济总量为10.4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年。经济增速达到9.9%,连续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5.67亿元,增长9.1%,连续26个季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实体经济实现了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的历史飞跃。1964年以后国家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一批军工和工业企业迁至贵阳,为贵阳实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阳实体经济茁壮成长,从小到大、从弱变强,2018年大数据企业总量达到163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大数据已成为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数谷”成为世界认识贵阳的一张响亮名片;生态环境实现了“爽爽贵阳”代替“酸雨城市”的根本转变,上世纪80年代以前贵阳曾经是全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2001年成功摘掉了“酸雨城市”的帽子。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爽爽贵阳”成为贵阳的金字招牌;交通建设“天堑变通途”,2018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02公里,贵阳龙洞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9.4万人次,贵阳在迈进“高铁时代”之后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贵阳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改革开放实现了“贵漂”取代“双欠”的逆袭跨越,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先后与英国利物浦市等12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好交往城市,2017至2018年的6个季度中,贵阳以7.17%的人才净流入率,排在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城市第五位;人民生活实现了率先全面小康的时代创举,2018年带动省内10万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旅游、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第一条旅游公路贵阳至黄果树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