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贵州盘江“金锁”落户贵博

  从北盘江渡口至贵山之南,历经三百年沧桑的盘江“金锁”终于落户于贵州省博物馆,开启其新历程。

  2021年9月10日,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将近年来在田野调查、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中收藏的碑刻拓片及盘江桥铁索部分构件,无偿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这是国家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后,贵州省文化系统首个文物移交专项行动。 

  此次捐赠的文物共有55件,包括54件拓片和1段盘江桥铁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锈迹斑驳的盘江桥铁索,来源于关岭县新铺镇境内,是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该桥时的遗物。

  原本固定在山崖上“牛鼻子”里的铁索,在2013年北盘江下游马马崖水电站盘江桥水淹区抬升保护项目施工时才重见天日。 

  “以往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因为不拆开来根本就不清楚它的构造。

  而这次发现的是索桥桥台隐蔽处的结构做法,由此北盘江流域的索桥建造工艺让我们弄明白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清说。 


  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盘江图》记录和讲叙着历史故事……

  北盘江铁索桥,位于滇黔驿道上,素有“滇黔锁钥”之称。

  明崇祯元年(1628年)由贵州参政朱家民倡议修建,历经三年建成。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曾记载:

  “望之缥缈,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百群,皆负重而趋者。”此后几经损毁,几度重建,形成了“千寻金锁横银汉,百尺丹楼跨彩凤”的黔中胜迹。

  “盘江桥的演进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贵州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王江认为,盘江桥地处滇黔古道要津上,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工艺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贵州深山峡谷交通历史重要的文物。 

  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的54件拓片记载了明清时期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德江县枫香溪镇和德江县楠杆乡等地碑贴(石刻),内容包括修桥、修路、渡口、码头、建筑和民事等。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伟表示:“我们将文物拓片以及盘江桥铁索部分构件无偿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用于丰富和充实博物馆藏品的品种和数量。通过向社会公开展陈展示,发挥文物藏品应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今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拓展藏品入藏渠道,健全考古出土文物和执法部门罚没文物移交工作机制,适时开展文物移交专项行动”的要求。此次两家单位在全省率先进行文物移交专项行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签订捐赠协议,颁发收藏证书

  “博物馆是文物的最好归宿,这次捐赠的盘江桥铁索,将在贵博改造提升的基本陈列中进行展示。”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坦言,拓片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也是博物馆馆藏的重要部分。

  但建馆68年来,贵博收藏的拓片不到2000张,此次文保中心一次性捐赠了54张,占馆藏拓片的2%强,较好地丰富了馆藏、树立了榜样、践行了精神。“今天的捐赠实质上就是一次‘文物移交专项行动’,是贵州省文旅系统深入学习和践行《指导意见》精神的具体体现。”李飞表示,贵州省博物馆具有全省最好的库房保存条件,一定能够把这批藏品保护好、传承好、研究好、利用好。希望此次捐赠活动能带来榜样效应,多渠道扩充贵博馆藏,讲好贵州故事,为贵州文旅再上一层楼贡献力量。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1-09-15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