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古歌(簪汪传)宣传交流活动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举行。
现场举行了贵阳市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古歌(簪汪传)新闻发布会,并通过苗族古歌(簪汪传)项目申报片,苗族古歌(簪汪传)、米花古歌唱诵等表演多维度地介绍了苗族古歌(簪汪传)相关内容。
“苗族古歌(簪汪传)是四印苗族口耳传唱,唱诵英雄先祖簪汪征战迁徙的史诗,目前翻译成果约八千行。它在苗族古歌史诗中独树一帜,绝大多数的唱诵内容是独一无二的,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成功申报实现了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
熊列在介绍苗族古歌(簪汪传)时表示,苗族古歌(簪汪传)的成功申报,是在省、市文旅部门的领导下,经过非遗工作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苗族古歌(簪汪传)是贵阳市第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贵阳市首个民间文学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贵阳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规划》正在加紧出台中。下一步,贵阳市将进一步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科学完善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建设,下大力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积极推动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大对非遗工坊的扶持力度,引导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和非遗衍生品,积极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路径,为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文化内涵。此外,熊列还呼吁大家持续关注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有意愿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力量的浓厚氛围。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徐丽娟表示,自贵阳清镇申报的苗族古歌(簪汪传)成功入选贵阳市第五批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接下来,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开展针对簪汪传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宣传交流活动,在以“爽游贵阳”微信公众号为主的各类平台做持续的线上宣传报道,同时,加强对簪汪传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工作,并加紧对簪汪传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数字化采集,在重视簪汪传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体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这一民间文学宝藏的合理开发利用工作,努力为贵阳市增添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在关于苗族古歌(簪汪传)的保护措施上,清镇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黄涌表示,清镇市将从用好传承人制度、助力实现活态传承、创新好保护形式三个主要方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古歌(簪汪传)进行保护;继续加强文旅融合发展,将非遗融入旅游发展中,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使之成为清镇、贵阳、贵州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活动期间,作家、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余未人围绕苗族古歌(簪汪传)的发掘、整理、翻译及《簪汪传》新书编撰等情况作分享。
此次活动由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清镇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共同承办,由贵州省图书馆、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