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贵州纪念周漁璜诞辰358周年活动(简称纪念活动)在周漁璜先生当年求学的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桐埜书屋举行。来自省内外的50余位历史、哲学、文化、艺术、旅游、摄影等学术界人士齐聚一堂,追思致敬贵州本土文化杰出先贤,研讨传承弘扬贵州及花溪区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以“人文花溪·大美黔陶”为主题的纪念活动,由贵州学派学术委員会主办,花溪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黔陶乡人民政府协办。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主席顾久,常务副主席徐圻,副主席陈世和、王六一、赵宇飞,秘书长殷平及协办方的相关领导出席;聘任著名文化学者雷祯孝先生为贵州学派学术委員会总顾问,向新任的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了聘书; 殷平介绍了周渔璜生平事迹,缅怀其在贵州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王六一和梁茂林先生向花溪区赠送了《贵州二百历史名人传》等文史书籍。
在学术交流中,顾久先生阐释了“贵州学”和“贵州学派”的内涵,就如何开展“贵州学”研究提出了意见。他认为,钱理群先生关于“贵州地方文化开发与研究”的思路可供参考,要在构建地方文化知识谱系基础上进一步建构“贵州学”。要大量广泛收集基础材料,编辑出版各学科文库,各界形成合力研究好“贵州学”,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让“贵州学派”得到社会公认;徐圻先生非常赞同建立贵州学派的学术体系,把前辈人留下来的典籍全部整理出来。创新对于学术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脚踏实地把贵州学派搞好;王六一先生指出,花溪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姚华、周起渭、赵以炯、周钟瑄、平刚等代表性历史文化名人,有青岩古镇及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和抗战遗址,为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点之一。建议花溪区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彰显“花溪区文化现象”,使之成为“贵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贵州学派的重要支撑。抗战期间成立的清华中学及贵州大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专家、教授和革命领导人物,如朱厚泽、赵西林等都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研究,以慰前贤、后启来人。
【链接:周起渭(1665一1714),字漁璜。康熙三十三年(1694)30岁中进士,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京师顺天府学政。为《康熙字典》(47035字)第三名主撰官、实际主编之一,清康熙年间任雍正皇帝的帝师。
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由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设立,贵州省文联原主席、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顾久任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徐圻为常务副主席,陈世和、王六一、赵宇飞为副主席,殷平为秘书长。学术研究工作于2023年3月21日启动,当天在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揭牌贵州学派黔山书院和贵州学派研学基地,顾久向首批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了聘书。此次为贵州学派今年3月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三次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汇聚热心贵州历史文化研究、致力于贵州文化建设的离退休文史专家、学者、教授,团结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各界专家学人,探索贵州学派形成的历史文化脉络,深入研究贵州历史名人及历史文化,为贵州文化发展寻找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以铭记历史,齐心协力向未来。
学派以东汉至明朝贵州建省以来形成的“阳明学派”“沙滩文化”等,在贵州经济、文化、艺术诸多领域开宗立派、做出杰出贡献的学派及尹珍、王阳明、郑珍等人物为研究重点,探索和研究千百年来入黔授业解惑的文人学者、思想家、文化大家,如邹元标、田雯、程恩泽等对贵州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还致力于研究从贵州走出去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的先贤和历史人物,如张之洞、丁宝祯、张百麟、李端棻、朱启钤、姚华、王若飞等及其生平事迹、道德文章。从贵州出发,充分发挥贵州多民族文化优势,努力发掘、整理和创作一批在海内外产生影响的学术著作和文化艺术作品,努力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贵州民族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