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意义深远
文集第一篇收入原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于2000年为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情留山水—— 徐健生与贵州风景资源的开拓》所作的序。其中写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健生同志主动向省委要求,承担了贵州旅游风景资源的开发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对全省的旅游资源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统筹规划,选择重点,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排除万难,加快建设。十二年来,他组织地质专家和摄影师实地考察了全省 60多个县市的140多处山系、河流、湖泊、溶洞、水库。在酷热的烈日下,在刺骨的寒风中,顶着风风雨雨,带领专家学者工程人员,爬山涉水,走村访寨,穿山进洞。于是像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小七孔、百里杜鹃、㵲阳河、梵净山等,一个又一个优美壮丽的风景区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至此,贵州具有独特风貌和科研、旅游价值的旅游基地和网络逐步形成。作为贵州旅游资源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人,健生同志慧眼独具,赏褒人才。一大批具有专长和真才学识的专家、学者,团结在他周围。他们呕心沥血,宵衣旰食,日日夜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风景区的建设,做出了舍生忘死的贡献。徐健生同志为贵州旅游资源开发付出的心血和辉煌建树,已镌刻在贵州的山山水水之间,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贵州各族人民的心中。
文章撰写者大部分是40多年前贵州旅游开发初期的拓荒者、亲历者、见证者,这些有功之臣或追随徐老转战贵州山水、直接参与旅游资源的勘察开发,或组织领导风景区规划建设,或为旅游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是为发展旅游业鼓与呼的媒体人,如今大多为耄耋老人,其中有10来位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们以大量史实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10多年间,徐老拄着拐杖走遍全省各地,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勘察、规划、保护、开发旅游资源的一幕幕场景和一个个感人故事,寄托对老人家的无比崇敬和无限思念。
贵州科学院的工程师汪朝阳、科技摄影师金德明,翔实记录了在徐老身边艰苦奋战的日日夜夜;黄果树的开发元老雷选隆,省水电厅的高级工程师胡克铨,红枫湖的谢大本,织金洞的周百智、徐开焱、安太敏,天河潭的王辅衡,百里杜鹃的张志侠,马岭河峡谷的鄢寿益……等景区开发者、建设者、管理者,记述了当年的亲身经历和苦与乐;著名书法家戴明贤的“绘制贵州旅游蓝图的一线总设计师”,资深记者张克、罗马的纪实佳作,省旅促会领导何子明、彭远森、肖进源、杨胜明、林海的纪念文章,以及几十幅珍贵历史图片,徐老去世前不久写的景区日记一一展现出当年、当时、当地的相关场景。
(武敏摄)
知历史、向未来。纵览文集,虽有不足之处,读者仍可从中看到贵州旅游业草创时期的艰辛不易和开拓者付出的心血汗水。正如傅汝吉在编后记中所说“我们都是乘凉人”,期望后来人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铭记历史、继承传统、砥砺前行,为早日把多彩贵州建设成旅游大省、旅游强省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