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记者从贵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贵州省“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以“强省会”为抓手,按照“5555443”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强三农”,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今年三季度,贵阳贵安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69.45亿元,增长4.0%,增速排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贵阳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262.12亿元,同比增长3.9%,排全省第四位;贵安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0.19亿元,同比增长5.8%),贵阳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5元,增长7.7%,总量和绝对值排全省第一;贵安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6元、增长8.5%,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农村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为“强省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狠抓“五个关键”,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不断提升。突出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推动现代农业优质高效。粮食生产稳中向好,主要农产品保障有力,现代种业方兴未艾,市场体系繁荣活跃,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二是狠抓产业“五个一”,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印发乡村产业“五个一”指导意见,编制特色主导产业及“一产一企”指导目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指导目录,市县两级均组建工作专班,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指导所有乡镇完成主导产业选定和主导产业规划,持续做大特色优势单品规模。因地制宜发展村域支柱产业,认定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64个。积极培育引进产业链优强企业和配套企业,全市现有18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涉农乡镇龙头企业联结发展覆盖率100%。引导农户发展主营特色业务,推广修文“三分一保”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培育粮食、水果、养殖、休闲观光等业态家庭农场246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3963人,培育认定乡村工匠329名,评审出高级农业技师1007人、农业技师(中级)2229人;三是抓农村“五治”,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以农村“五治”为抓手,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治房有成效,治水优生态,治垃圾美环境,治厕提品质;四是狠抓党建“五个一”,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五是狠抓“四大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坚持量质并举,发展壮大四类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经营面提升至50%。做强龙头企业,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做特做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六是狠抓“四块地”改革,乡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四块地”改革引领农村综合改革,贵阳市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州)试点,乌当区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名单,全省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息烽县成功举行,农村资源要素不断激活、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七是狠抓“三项收入”,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印发《2023年贵阳贵安提升“三项收入”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支持措施,全力以赴增加村集体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亩均收入。
下一步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聚焦市委“5555443”工作思路,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干劲不松,保持定力,加压奋进,坚决扛起贵阳贵安“三农”高质量发展责任使命,坚定不移“强三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新篇章积极作出“三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