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贵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情况:贵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统一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小切口、大民生”,以农村“五治”(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动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五治”工作作为政治、民生、民心、干部作风工程,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以上率下、推动“五治”工作。各级干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形成市统筹、县为主、乡镇负责、村寨实施“五治”联动机制,年度化、数字化、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坚持群众主体。通过入户走访、坝坝会、开通线上平台等,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献计献策、共商共议,参与建设和监督。及时将群众意见转化为项目、责任清单,让群众“打收条”、得实惠。3年来共征求群众意见54.5万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万余个,群众变看为干,变议论为行动,有48.6万户参与,210余万人受益;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紧盯规划引领,出台《贵阳市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示范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实施方案》和21个配套制度,实行理念、目标、流程、统一、评估“五统一”,有效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力量,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有机结合、系统谋划,一体化推进,持续提升农村“五治”效能;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治房”增颜值,精准“治水”优生态,精准“治垃圾”美环境,精准“治厕”提品质,精准“治风”得民心;五是坚持与时俱进。紧盯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势培育旅居新业态,大力打造美丽庭院、特色精品村,形成开阳禾丰—南江—双流、花溪黔陶—高坡—青岩等10条乡村旅居带。积极引入城市资本,盘活利用村庄资源和资产,通过“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化,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步。
“五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人居环境实现新提升。通过3年来的长效、系统治理,全市农村实现了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的蝶变升级。深入推进宜居农房、危房改造、空心房整治,农村住房环境更加舒适,风貌更加协调。农村水环境持续改善,规模化供水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垃圾减量化治理、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如厕环境大幅改善,“小厕所”改出了“大民生”。农民群众更加安居、美居、宜居、乐居。4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5个村8个镇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二是乡村发展增添新活力。随着农村“五治”深入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提升,催生一批民宿、康养、避暑旅居等新业态,吸引更多人才回乡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从单一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等转变,逐步探索出企业搭建平台型“622+1”、合作社组织经营型“811+N”等闲置农房盘活经营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三是乡村治理迈上新台阶。农村“五治”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治风”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依托“两书一约一会两榜”,探索推广“村寨管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持续加强整治婚丧陋习和滥办酒席问题,有效遏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农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蔚然成风。3年来,开阳县禾丰乡、花溪区镇山村、修文县大木村等一批乡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是农村改革取得新成效。围绕农村建房、垃圾治理、户厕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条例》等3个地方性法规条例,推动“五治”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国农村人居环境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现场观摩会、全省“两改两治理”现场推进会等在贵阳召开,“五治”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省直有关部门、兄弟市(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下一步将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紧盯“谋投建管用”关键环节,紧盯“两清零一覆盖”短板弱项,紧盯乡村旅居工作重点,聚力抓实抓细总结提高、改革驱动、问题导向、项目建设、运行效益、群众参与等各项工作,以钉子精神持续深化农村“五治”,扎实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