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期七天的“六盘水摄影活动”,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进寨时已临近夜晚,这里的海拔在1400——
关于“跳花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由于长角苗(箐苗)没有文字,以至于如今很多关于长角苗(箐苗)民风民俗的由来已经很难找到准确的说法,现在的长角苗(箐苗)历史文化也都主要从长角苗(箐苗)老人的口碑和长角苗(箐苗)的一些古老的歌曲流传而来。“跳花节”是梭戛较为集中的集体活动。为了拍到更多更好更难的的镜头,我们早早的就起来走村串户,清晨的雾依旧没有散去,青烟袅袅的村寨寂静无声,上山的路上遇见村里的老人到井边背水,询问后我们得知“跳花节”要在下午一两点举行,而早上就是姑娘小伙子们梳妆打扮的时候了。
十一岁的熊金兰是梭戛乡新寨的村民,我们遇见她时,她正赶在回家换装的路上,参加中午的“跳花节”。到家时,熊金兰的妈妈早早的就把参加“跳花节”的衣服从大箱子里拿出来了,熊金兰衣服上的图案是由她和她妈妈共同绣成的,各种颜色非常协调地展现在布面上,熊金兰说,在这里3岁的女孩就会绣花了,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而参加“跳花节”姑娘们所穿的服饰颜色也是不同的,通常她们要穿三件衣服,一条裙子,临走前熊金兰的妈妈翻出了一双新鞋,帮熊金兰穿上。“跳花节”是梭戛比较集中的集体活动,各个寨子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小伙子小姑娘都会到山上去玩耍、唱歌、跳舞,从而增加彼此之间更多的更好的交流,“跳花节”也被认为是她们的“情人节”。
接下来的梳妆就是最有特色的长角苗(箐苗)头饰了。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她们就是纠缠在“长发”间的民族。在头发中扎大牛角状的一木杭,再用黑色毛线与白色毛线绑扎的硕大头饰,因为这样的头饰,箐苗也被形象称为“长角苗”。因为年龄关系,熊金兰能承受的头饰的重量大概在五斤左右,而年长一些的妇女,头饰就在3至6公斤重了。
临近中午,我们绕着山路终于到了“跳花节”的场地,那时已经是人山人海,山脚山间层层叠叠地摆开了卖场。来自梭戛12个村寨的姑娘小伙子们都身着盛装,围着场中心的一颗树吹芦笙,唱歌跳舞,场地显得热闹非凡。遇到这样好的时机,来自珠海的摄影家们争先恐后的拍摄着,围绕在这些女孩的周围,不停的变换着自己的角度,长达4个小时的拍摄,大家都赞叹连连,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