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西江千户苗寨。1285户苗家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弘。 千百年
来,苗人生于斯,长于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不久前,记者有机会拜访了这个“天下第一大苗寨”。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当地的苗族文化却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代代相传,默默生长。
记录西江历史的老人
侯昌德老人的卧室非常狭窄,除床之外,还有一张杂乱堆放着文稿、书籍的书桌,一根绳子拉在窗前,上面挂着两支钢笔。
老人今年88岁,年纪大了,很少出门,村民偶尔会看见他佝偻着身子穿寨而过,多半是去找寨老们喝酒“摆古”。
“摆古”并不全是为了消遣。侯昌德说:“1980年左右,我就开始收集材料写《西江简史》,一边翻史书,一边找寨上的老人们摆谈古事,断断续续写了5年多,然后反复修改补充,差不多写了四万字。”
直至去年,雷山县政协把老人的书稿拿去,出版了一本小册子。
侯昌德说:“好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我就讲,现在好多年轻人连自己家乡的历史都不晓得,那不行。趁我们这些老人还在,抓紧把古事记下来,要不就埋没了。”
在侯昌德的书稿中记载着这样的史实:“西江,旧称‘鸡讲’,1929年,西江知识青年苳光伯、侯教之、侯兴华、侯寿丰、侯惠民认为,鸡讲有一条小江水从旁流过,又位于雷公山之西,故改名西江。”
老人早年间曾就读于榕江国立师范,中专文化程度,按照贵州民族学学者张晓的说法,侯昌德也是当地一位苗族“知识分子”。
老人的案头还有不少未完成的书稿,他说:“民族文化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它的历史,在有生之年里,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鼓藏头面临“家族世袭制”危机
在西江,不止一个人向我们提起唐守成的名字。这位在当地民族中学任教的普通数学老师,看上去眉清目秀,谈吐斯文,不过,他却另有一个堪称显赫的身份——鼓藏头。
据唐守成解释,“鼓社”是苗族地区的一种村社组织形式,苗语称“努江略”,西江苗寨的18个村寨同属一个“努江略”,鼓藏头是鼓社内的精神领袖,对外代表整个鼓社,是鼓社的象征,对内组织村寨祭祖和开展文化活动。
36岁的唐守成说:“选择什么时候过年,得由我出面召集18寨的寨老一起来定日子;地方上的祭祀活动,也由我来主持。放到过去,我就相当于是‘苗王’。我的课堂上,没得哪个娃娃敢调皮捣蛋。”
今年11月3日,是西江苗族的传统节日“头年”。当天下午,西江要举办大型“苗年文化节”庆典活动。唐守成早早换上一身传统服装,静候一旁,再有半个多钟头,他便要代表整个寨子的5000多名苗民上台致辞。
记者问:“您是怎么当上‘鼓藏头’的呢?”
唐守成说:“‘鼓藏头’是一个世袭的身份,我爷爷、爸爸都是‘鼓藏头’,1991年,我父亲唐光荣过世后,就轮到我当‘鼓藏头’了。我有个三岁的儿子,他还会继续当下去。”
“您想过没有,如果儿子长大后出去读书甚至在外面工作,不回来了怎么办?”
“看情况吧。他要是有其他的才能,我就让他出去闯。如果西江的旅游业发展得好,他也可能会留下来。”
“如果他不肯留下来呢?”
“或者让他背个名,到时间回来主持仪式,我刚刚当‘鼓藏头’的时候,也是在外边工作,后来才回乡定居的。实在不行,寨里还可以重新推选‘鼓藏头’。”唐守成说,“就算传到我这一辈煞尾了。”
民族传统教育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雷山县十分重视地方传统文化的教育。去年9月起,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西江民族小学、西江民族中学分别开设一门“民族教育课”,苗族历史、苗歌、刺绣、芦笙、民风民俗……都被纳入课程之中。
“传统的苗歌,年纪大的人基本都能唱,年轻娃娃会唱的不多喽。”西江小学的侯柏青老师说,“这是苗族自己的东西,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了,对不起先人呀。”
20岁的杨婷老师说:“我的主课是数学。在民族课上,我负责教女孩子刺绣。” 令杨老师感觉挺骄傲的是,前不久,她的学生参加了雷山县举办的刺绣比赛,得了好几个奖。“获奖者可以得到镇里的扶贫资金,政府会出钱扶持她们上学呢。”杨老师说。 女孩子学刺绣,男孩子要学的则是芦笙。侯柏青说:“男娃娃不会跳芦笙舞,那算什么苗家人。”
西江民族中学的侯杰老师教授的课程是苗族发展史。“没有课本,全靠老师口头讲授。我们到民间去找老人了解西江的历史,民歌里面也保留了很多传说,不过,这些东西还没有形成系统。”他说,“侯昌德写的《西江简史》我也参考过,娃娃们很喜欢听我讲的历史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说,“如何保护和宏扬民族文化,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其实,政府只需要提供阳光雨水,老百姓的民族文化自己会去生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