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打造“苗疆浴城”
温泉是剑河的一个响亮招牌。剑河温泉日涌水量达1800吨,水温常年保持在38-50℃之间,为国内稀有的氡硫温泉,常浴可以治疗和预防多种疑难病症,被誉为“苗乡圣水”。景区周围有文化部命名的民间画乡、革东寒武纪古生物化石遗址国家地质公园、平塘坡溶洞群、苗族建筑的自然博物馆下岩寨等景物景观,日可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去年,剑河县投资5000万元对温泉景区进行扩容改造,进一步提升温泉景区质量和等级,树立温泉景区精品旅游品牌,增强吸引外资和游客的能力。
水鼓舞,奏响苗岭之声
苗族《水鼓舞》是剑河的另一个文化名片,这种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结合的原生态舞蹈,是全国最为独特的一种舞蹈,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被专家、学者誉为民族原始舞蹈的“活化石”。2009年,《水鼓舞》先后获得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舞蹈铜鼓奖、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文组金奖。目前,剑河县正在大稿午村规划建设苗族《水鼓舞》表演场地,开展文化旅游,并使之成为民族民间歌舞的培训基地。
新兴三产,拉长旅游产业链
320国道穿剑河县城而过、这使剑河的旅游业有了飞翔的翅膀。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以上,旅游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旅游产值占gdp的比重达10%以上。通过旅游业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商业街和休闲旅游商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2.7亿元。
剑河打造“清水江河鱼”品牌,新县城——温泉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泡剑河温泉、品清江河鱼、观苗族水鼓舞”为主题特色的旅游产业正形成产业链,剑河新县城旅游接待设施日趋完善,建成20余家宾馆、30余家农家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剑河县大力发展刺绣、竹木、根雕等民族旅游商品,培训民族民间艺人,在全省第一个利用世界旅游组织st-ep(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计划基金发展少数民族旅游手工艺产品。去年9月,青岛一家公司与剑河县签订世界旅游组织扶贫项目中价值2万多元的订单,购买剑河县30名农村手工艺人生产的150余套苗族银画。
剑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发展路子。为抓好当地剑白香猪养殖产业,剑河县南寨乡成立了项目扶持协调组,帮助群众解决好养殖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抓好柳寨村150户、柳社村100户和九社村50户的示范养殖,以点带面推动剑白香猪养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