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苗家农耕习俗,多姿的苗族歌舞,精巧的吊脚建筑,迷人的灯光夜景,处处烙印苗族文化元素,构筑一幅幅美妙的画卷,令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贵州雷山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中国第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等名镇名山。雷山苗族的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传统而古老,原汁原味,被文化学者称为“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芦笙制作技艺、银饰锻造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苗绣、鼓藏节、苗年、芦笙舞、铜鼓舞、苗族医药、苗族飞歌、苗族织锦等11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构成了雷山苗族绚丽的艺术殿堂。
挖掘苗族文化内涵
雷山立足于丰富的苗族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了挖掘苗族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民族特色城镇建设之路,投入3000多万元对县城建筑群进行了民族特色改造和包装,在城镇建筑上体现了黔东苗族传统吊脚楼艺术为统领的建筑风格。利用河滨道青石板栏为载体,打造了一条长2000米的民族农耕文化长廊。完成了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以9乡镇9面巨大的苗族铜鼓为图案的民族文化广场。投资1500万元修建集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地标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苗族“鸟巢”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投入千万元实施人行道“苗族文化传承”工程,完成7.8公里千姿百态的苗族文化浓郁的鹅卵石人行道,56根用苗族文化打造的路灯柱“龙腾凤舞”,112个铜鼓和牛角悬挂其中,象征着民族大团结,令人耳目一新。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了“万盏马灯”工程,一到晚上,“吊脚楼”的翘角、花窗,风雨桥,丹江河畔,民族广场,马家屯坡,苗饰刺绣楼“万盏马灯”流光溢彩,相互辉映,晚上到雷山来品尝苗族文化盛宴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苗族元素的注入,让人们从不同层面、不同空间领略和体验到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内涵。
苗族特色的旅游新城镇
“进一步丰富县城民族文化建筑元素,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力量实施“蓝天、绿园、碧水、宁静”四大工程建设,把雷山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新城镇!”县委书记吴育标信心十足。
雷山县用苗族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旅游县城名片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地方之一”、“中国苗族银饰之乡”和“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县城”、“中国最美的小城”等,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截至5月底,该县接待游客38.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
如今,走在雷山县城,一股古朴古色、青瓦楼栏的黔东民居之风迎面吹拂,一幅幅“清明上河图”画卷映入眼帘,“苗族文化中心”——雷山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苗家少女走向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