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文物部门开棺清理,由于盖板和棺身系先用铁钉钉合,复于接合部位用麻布、生漆粘合和密封。考古者用铲去表面的粘合物,接缝显现,开启棺木。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认为,该墓存在的一些文化事像,如人牙随葬、尸床饰“北斗七星”和棺椁间置仪仗具等,都是此前未见或未引起注意的。人牙随葬行为也许是一种孝道的体现。棺底饰“北斗七星”图案的情况于周邻的广西、重庆均见报道,贵州明清墓中的此类现象,过去缺乏关注。这在明清墓中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据研究,明代帝王便可能均采用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葬式,以辟邪、聚气。炉山一号墓尸床饰“北斗七星”,可能与道教“北斗七星”信仰有关。棺椁间置仪仗具。炉山一号棺椁之间置有对称的“山”字形木牌共4件,推测系灵柩出殡时的仪仗用具。如果分析大致不误,李飞认为,炉山一号墓中有儒家文化孝与礼、道家文化北斗七星信仰、释文化念珠与“佛”币的交融,反映了信仰的多重性。
本次清理,考古者本着“先规划、后实施”的原则,对开棺和清理等各环节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制定了较为详备的方案,清理工作较为顺利,较好地保护和保存了棺木及其内遗物。这是未来文物保护工作中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