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线及面:打造一个创新区
西江的扩容提质,环雷公山旅游综合体的开发,都还不是雷山旅游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
“超出一个纯产业的概念,我们希望最终把雷山打造成一个区域开发和城市开发相结合的旅游文化创新区,探索出一条山区农业县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之路。”县委书记黄清发说。
景区的提升,综合体的开发,是为了铺垫旅游文化创新区的建设。建设旅游文化创新区,要通过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资本、转化为产业,拉动农业的发展,推动工业的发展,带动三产的发展,助推城镇化,不断扩大受益面,让更多农民“富”起来,让城乡面貌“靓”起来,让财政“厚”起来。这才是雷山旅游产业求“变”的核心。
通过旅游倒逼全县综合发展。“雷山坚持‘一业带三产’的模式,通过旅游业的做强做大,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县长袁刚说。
围绕旅游办农业,带动了当地茶叶、天麻、黑毛猪、林下土鸡等特色经济发展。
千方百计打造“全省茶叶大县”,今年3月,雷公山生态茶叶示范园区列入全省30个省级重点农业园区。“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3000元要来自茶产业。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1.5亩茶园,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产业的收入达6000元以上。
雷山决心把文化资源的特色生态工业进行到底。启动红屯堡生态移民新区标准厂房建设,启动苗族银饰创意产业园,组建银饰、服饰等加工集团公司,打造全省最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研发及加工基地,实现民族工艺产业聚群化。
他们还携手国内知名企业积极谋划水产业和风力发电产业,意欲把优质矿泉水和风力资源开发培育成为新的生态工业增长点。
仅仅两个月的考察,贵旅集团就入驻雷山,开启了民族文化商业旅游活动中心、古苗疆文化城等项目的建设大幕。
按雷山进一步完善配套县城的规划,一个旅游综合体的打造,将为县城扩容3万人,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0%—60%。
围绕旅游办工业、办农业、办服务业,把富民和改善城乡面貌摆在第一位,是因为雷山县的决策层很清楚,只要民“富”了,城“美”了,财政“富”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这是从一线景到一片景的精彩过程。(张兴 邓航 向永东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