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文史界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杨凡老人所说的汉人,应该是军队。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时代,黄平等地设置“屯戍守,预防民变”。而“屯戍守”的军队实行屯田制,使“耕战合一”。
不过,在重安江一带大规模开山造成田的时间不是在宋朝,而是在明朝。据相关史料记载,为解决军民供给,明洪武年间,国家让驻扎在黄平、镇远的军队屯田,还发给耕牛。
“我们认为,半山村杨氏家族到来之前,这里已经开垦有田地的状况是足以理解并能证明的。”黄平县文化部门有关人士说。
明朝军队撤走后,半山杨氏始祖到这里定居,继承了军队留下的田产,而随着人口增加,杨氏族人以及其他搬迁户又继续开荒造田,这样,田块就越来越多,半山耕地面积越来越宽广。
杨凡说,据他的爷爷称,多年以前人们在半山造田时,小户人家财力有限,只能开造小田,而富有的人家就雇工大规模修造,如杨氏祖先杨垢参(生活在清朝后期)等人造田时,就雇了不少帮工,雇工的待遇每天除了包吃外,每人还给3碗大米(方形木碗,每碗0.4公斤左右)。
半山梯田的大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大田外高内低,内侧深挖大坑,这是为何?据了解,这叫防冻池,是田鱼过冬期间的栖息地。每个防冻池面积约3平方米,可容纳200多斤鱼在池子里越冬,一般情况下,防冻池建在田地中冒地下水的地方。
在半山古石梯田中漫步,你还会看到在一些田埂墙上有许多的石洞。这些石洞,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原来,古时人们没有雨具,上山种田时,由于远离寨落,一旦下雨,就要被淋湿。鉴于此,古人们造田时,就在田埂墙下嵌了个石洞作避雨洞。当然,大热天,大汗淋淋的农夫也可以进入石洞中休息,因为炎热的夏天,石洞中比较凉爽。
“这个石洞不仅可以遮阳避雨,还节约了石材,作用真的不小。”杨凡老人说,一般的石洞可容纳5人,最大的可容纳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