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萧山日报编
夜幕中的村庄里,只有萧山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最明亮,也最热闹。天籁般的侗族山歌,浪漫的单身男女对歌,幽默风趣的小品表演以及手拉手围成大圈的民族群舞,足以让我们一扫所有烦恼,完全沉浸在这纯朴的乡野风情之中。
直到晚上11点,秧里才在欢歌笑语中渐渐入夜。为了让我们在村里住得舒适,石书记特意挑选了村里最新的一栋村房,专门腾出房间供我们休息,还亲自抱来了崭新的床单、枕头和被子。就这样,在山脚下的木阁楼里,我们在潺潺溪水的哄睡下进入梦乡……
在秧里,你绝对会被村民的热情好客与善良打动,并且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客人便是家人。走在村里的小道上,每一个偶遇的陌生村民都会对我们报以微笑,然后尽力用发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要去哪儿?”“有什么要帮忙?”“一会来我家吃饭吧!”老人们看见我们,一个劲点头,嘴里重复着:“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昨天,得知我们马上就要离村,住在隔壁的两位老妇人赶紧从自家鸭棚里抱来2只野鸭,装进大麻袋里要我们带走。婉拒再三,她们才终于肯把鸭子放回棚里。
“这里的乡风、民风太纯朴了!”冯先生也对此深有感触。每到一户,主人就会为他端上一碗自酿的米酒,请他尝几口,然后盛情邀请他留下来吃饭。这是秧里人接待尊贵客人的礼节。在村民们看来,冯先生是秧里的大恩人,不仅为村里捐资建造希望小学,还为老师和学生购置崭新的教学设施,创造了全村人从来不敢想象的教学环境,让秧里的未来一代看到了希望。
离开秧里前,跟欢迎仪式一样,全村人都赶来欢送,姑娘们唱歌,小伙儿吹笙,孩子们送上亲手绣的鞋垫,寓意“一路平安”。 就这样,热闹的村民队伍一直把我们送到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