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传统节日的
11月18日至19日,由省文物局、黄平县人民政府、贵州省苗学会宣传文化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文物博物馆学会、黄平县文体广电局承办的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论坛在黄平县举行。来自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遗产部门的46位专家学者提交70多篇论文,在论坛上对贵州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多侧面多角度从广度深度和微小视角,探讨贵州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厚度、资源价值、保护传承、融合发展等。
与会专家提出,在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前提下,探讨贵州民族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具有资源富集、传承文化和融合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价值,当重视传统民族节日文化的基础性研究,以发现其在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中的重要价值,并使其在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科学的发展,成为贵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参与大众文化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资源之一。为此,专家共同讨论通过《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共识》,以期达成共识,共襄盛举。
传统节日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
银杏黄叶铺满大地,黄平县飞云崖景象惟美,漫步踏进贵州惟一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博物馆,传统节日文化文献展配以传统手工实物,展示着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信息。
贵州山地农耕文明生长出的多元文化富集,在现代化语境下依然保留着丰富的原生性民族文化资源,当属中国板块上不多见的多元文化共生共荣地带。
贵州仍然持有大量原生性民族文化和地方性文化特质,而原生性民族文化中的节日文化则是在日常生活仪式中保有文化原生性、传统性的重要载体和空间,在民众日常生活世界里如涓涓细流,长流不止,参与到贵州文化进入现代发展叙事的文化旅游发展再塑造和再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地成为贵州惟一性、不可替代的文化旅游发展资源。
贵州社科界学者对贵州民族节日文化的大量研究显示,在贵州的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中,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6个世居民族都保存有具有文化积淀的民间传统节日,构成贵州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格局。纪年性、祭祀性、纪念性、农事性、社交性等等类型,应有尽有,娱神功能、娱人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模塑民族心理功能,样样俱全。“牛寿节”、“吃新节(尝新节)”等集祭祀和农事为一体的节日,体现农耕文化形态下仪式性节日的在生产生活中的紧密关联,而集纪年、祭祀、纪念为一体的如“苗年”、“侗年”、“彝年”等节日等,虽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却体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轨迹。
相关研究表明,在贵州1000多个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呈现时间性密集呈现的状态,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全省各地几乎每一天都有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都有少数民族同胞在过节,“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真实写照,也体现文化传统节日的多元性、丰富性及其相对完好传承的文化形态。
展现深厚的悠久民族文化,回应古老的祖先崇拜,呼应民族宗教的古老神秘,亮出绝美手工的服饰文化,表达浓重仪式的歌舞文化,展示独特味美的饮食文化,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功能,也是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共同特征。以神圣的感情链接,过的每一个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都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参与者通过传统节日传习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节日是流淌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血液,是贯穿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脉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颜勇认为,民族的传统节日从外在的时间点进入民族的“内在的时间意识”,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条形码”,是代表民族文化的“文化诉求”。
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由于村落为载体进行的民族传统节日,转变成为城市为轴心的文化影响力中心,文化流动的空间扩展,文化变迁变得越来越快,节日文化延展的空间,从单一的血亲间族群交集,转变成多个群体的互动和传播,带来民族节日文化的变化,产生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多样性文化。民间参与、政府主导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活动,不仅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发起的、全民众参与的、公开的、规范的“民俗活动”即“节日”来公开和展示,也是各民族在更大的世界体验文化变迁,和外部世界逐步融合发展的文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