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图案、造型独特精致又实用的丝巾银扣,是银饰锻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的得意作品之一。近日,在2015年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这枚银扣被摆在展馆的角落处,当有人询问时,杨光宾才细细讲解道来。
“设计出来的物件很容易就被模仿,(摆放位置)还真不能太显眼。”杨光宾无奈地说。
艺术品味雷同化、制作数量规模化、生产方式工业化、手工技艺科技化,使得手工技艺本身与传承同样处境尴尬。对“非遗”资源的生产性保护被业内人士称为“活水养鱼”。记者采访发现,这在现实中却被部分人曲解,简单地将生产性开发等同于商品开发。
凯里市银匠杨再良的手艺是祖传下来的,现在让他最忧心的事是机器模具对银饰品市场的冲击。他说,用模具每天可做10余个银碗或酒具,而手工精雕细琢一只手镯就需要五六天,因为手工慢,出量少,工艺价值难以在市场中得到体现。
“发货到了凤凰古城,人家以成本价6倍的价格卖出,把每件作品都做成故事,卖得很好。而同样作为旅游市场的黔东南地区,银饰每克普遍只能卖十几元左右。”杨再良说。
此外,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许多年轻人不愿学,这让一些人对行业前景感到担忧。杨再良说,银匠雕刻绘画拉丝等工艺学起来慢,要有非常耐心,一件银饰品雕琢细节一点都不能出错,否则得全部返工。
杨光宾说,这些年他带了30多个徒弟,真正能做出精美物件的只有七八个人。“银匠不好学,学徒要求心正,还要有美术天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耐不住性子,很多人更愿意出去打工不愿吃手艺饭”。
黔东南州民族工艺品行业协会会长孙燕林认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关键在于加大传承人的培养,而非单纯加快非遗项目的市场化进程。在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过程中,必须坚守住“非遗”项目手工制作方式和手工技艺这一底线,才能延续其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保存其市场潜力。
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既要继承传统工艺,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从技术、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挖掘和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
这些年,许多民间艺人和杨光宾一样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参加各种展会。杨光宾随同政府部门去过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多国参加文化交流;杨再良自费到过泰国、意大利、迪拜等国家参展。
“我们带着样品去,现场进行技艺展示,有洽谈会还能接订单,偶尔还看到我们的作品卖到外国,人家给包装成别样的款式,对自己也是一种学习。”杨再良认为,不断走动和参展,有利于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工艺要有新设计新思路,才能盘活市场。
“传统工艺品找到符合大众审美的契合点,同样能焕发生机。”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欧阳珍珍说,近年来,企业通过与设计院、高校合作成立设计团队,开发出多种产品,市场逐渐多元化。
她认为,一旦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产品被广泛接纳后,既能反哺手工艺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非遗”的工艺流程、核心技艺等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