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牵引 乡村旅游特色明
随着徒步旅行、自驾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游客正朝着小群体、个性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旅游也从简单的“看风景”向“体验式”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正适得其时。
国庆黄金周,连续举办了七届的全国驴友徒步侗乡活动,在黎平四寨、黄岗、肇兴进行,沿途中大家体验了捉鱼、拦路酒、长桌宴、“多噶多耶”等侗家习俗。让众多旅行者体验到了侗寨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
前不久,铜关侗寨接待了一个来自西安的旅行团,他们吃住在农家,还和当地农民一起上山劳作。真正体现铜关侗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独特生活。
乡村的美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乡土本色、田园特色是乡村旅游的一大资源。以往,黎平乡村优美纯净的乡村风光、活泼丰富的乡村民俗、风味独特的乡村佳肴等,只能深藏深闺,无人来识。然而,眼下,随着大批游客的涌入,乡村地区重现活力,村庄、农家乐成了一个个经济主体。一座山、一片林、一条河就地转换成了旅游资源;一间房、一张桌、一把椅也转身成了旅游要素。
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黎平长期沉寂的农村资源上上下下全都活跃起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价值。经测算,2015年接待游客人数达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8.59%,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26.11%。
以民为本 乡村旅游动力足
当下,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活、享农乐,体验淳朴乡村生活的乡村游渐成时尚。
家住高屯街道八舟社区的吴锡勇,瞄准八舟社区的旅游发展,在自家开办农家乐,目前,收入有10多万元,是他一家种稻谷一年的收入的三倍。
侗族姑娘陆婷根据乡村旅游的实际需要,他创办了侗绣刺绣坊,并开设刺绣培训班,目前已有100余人跟着她在学习侗绣。一下子解决了100多位侗家姐妹的就业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黎平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全县21个乡镇的31个行政村开展了乡村旅游接待活动,共有乡村旅社和民居旅馆150余家,乡村旅游餐馆50余家。黎平借助举办美食大赛,相继推选出了土碗香、金汤石锅宴、老地方鱼馆、肇兴侗家婆百家宴等十余家接待点,评选出了32道黎平特色佳肴。此外,黎平全力推进民族工艺创优工程,全县拥有民族工艺品企业34家,其中银饰类3家,服饰刺绣类17家,木雕工艺品类2家,其他类12家。
黎平县在推动特色文化游的同时,注重发挥农村旅游的休闲功能,鼓励各村保持其“土、野、趣”的特点,将乡村游发展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利用政府补助、旅游部门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当地村民利用资源优势,向游客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和特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